*芪丹参及其有效成分配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
皮肤科白癜风杂志编委 http://m.39.net/pf/a_5522593.html 点击上方蓝字 健康雄性8周龄SPF级ApoE-/-小鼠32只和12只同周龄C57BL/6Cnc小鼠,体质量19~21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号SCXK(京)-。饲养环境:SPF级,室温22~24℃,相对湿度为50%,12h光/暗循环。 1.2药物与主要试剂 *芪甲苷购自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43-4,纯度≥98.0%;丹酚酸B购自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5-8,纯度≥98.0%;*芪中药配方颗粒和丹参中药配方颗粒医院。 [67-56-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级,CNWTechnologies)],乙腈(75-05-8,LC-MS级,CNWTechnologies), 铵(-61-8,LC-MS级,CNWTechnologies),氨水(-21-6,LC-MS级,CNWTechnologies),内标L-2- 丙氨酸(-89-3,纯度≥98%,上海恒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方法 2.1模型制备及给药 给予32只ApoE-/-小鼠高脂饮食14周建立AS模型,取2只模型小鼠经主动脉根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确定造模是否成功,2只同周龄C57BL/6Cnc小鼠作为对照。将造模成功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芪甲苷-丹酚酸B组、*芪-丹参组及模型组各10只,以10只同龄C57BL/6Cnc小鼠作为空白组。*芪甲苷-丹酚酸B组给予*芪甲苷4mg/kg+丹酚酸B25mg/kg腹腔注射,*芪-丹参组给予*芪颗粒1.56g/kg+丹参颗粒0.78g/kg(折合生品药量)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日1次,连续12周。2.2肝组织样品的采集 上述各组给药12周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1mL/10g麻醉。打开胸腹腔充分暴露内脏组织,进行心脏灌洗,剪取肝脏,0.9%冰生理盐水清洗3次,放入无RNA酶冻存管,液氮速冻后-80℃保存。2.3样本处理 用μL含L-2- 丙氨酸(2μg/mL)的提取液以2∶2∶1的比例(乙腈∶ ∶水,体积比)处理50mg肝组织样品。混合样品后加入钢球,在冰水浴中均化(35Hz)4min(重复2~3次),超声处理5min(重复2次)。将样品在-40℃孵育1h,并在4℃离心(离心半径10cm,0r/m,15min),除去μL上清液,放入EP管中进行真空干燥。样品管用50%乙腈(μL)溶解,并在冰水浴中超声处理10min。在4℃下离心(离心半径10cm,r/m,15min),除去75μL上清液用于LC-MS分析,10μL上清液混合作为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样品。2.4LC-MS分析条件 采用Agilent(AgilentTechnologie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ESI)进行LC-MS分析。目标化合物在WatersACQUITYUPLCBEHAmide(2.1mm×mm,1.7μm)液相色谱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色谱分离。液相色谱A相为水相,含25mmol/L 铵和25mmol/L氨水,B相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0~0.5min,95%B;0.5~7min,95%~65%B;7~8min,65%~40%B;8~9min,40%B;9~9.1min,40%~95%B;9.1~12min,95%B。流动相流速:0.5mL/min,柱温:30℃,样品盘温度:4℃,进样体积:3μL。数据采用信息依赖采集(IDA)模式进行高分辨质谱数据采集。采集软件(AnalystTF1.7,ABSciex)依据一级质谱数据和预先设定的标准,自动选择离子并采集其二级质谱数据。2.5数据处理 使用ProteoWizard软件将质谱原始转成“质荷比(mz)”XML格式,再使用“XCMS”做保留时间矫正、峰识别、峰提取、峰积分、峰对齐等工作,设最小分数(minfrac)为0.5,临界值(cutoff)设为0.3,同时使用自撰写R程序包和自建二级质谱数据库对峰进行物质鉴定,得到由保留时间-质荷比-峰面积组成的数据矩阵。再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差异代谢物,卡值标准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IP)>1,Student’st检验分析的P0.05候选差异代谢物,检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MetaboAnalyst4.0数据库进一步分析富集的代谢通路。2.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取α=0.05为检验水准。3结果 3.1AS模型构建评估 HE染色结果显示(图1),对照小鼠主动脉根部管腔光滑,无明显脂质沉积,血管内膜结构完整,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排列紧密,弹性纤维排列规则,未见明显异常;AS模型小鼠主动脉管腔明显出现脂质沉积,大量粥样斑块形成,致管腔狭窄,局部可见纤维斑块,内皮细胞排列不完整,出现大量胆固醇结晶,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提示AS模型构建成功。3.2PCA分析 PCA分析考察正、负离子模式下各组间样本离散程度。如图2A、2C所示,可判断出空白组与模型组的样本完全分离,组内聚合程度好,表明两组样本代谢模式明显不同。*芪甲苷-丹酚酸B组、*芪-丹参组与模型组代谢模式有明显分离趋势,见图2B、2D。3.3OPLS-DA分析 为进一步寻找各组间差异变量,采用监督性OPLS-DA的数学建模对小鼠肝组织样本重建模型,放大它们之间差异,用以评估造成上述分离的差异变量(图3)。正、负离子模式下结果表明,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分离更显著,组内聚类程度好。模型组与*芪甲苷-丹酚酸B组、*芪-丹参组分离显著,组内聚类程度良好。各组置换检验显示该模型无过拟,表明OPLS-DA模型可靠。模型组与空白组小鼠肝脏内源性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芪甲苷-丹酚酸B组和*芪-丹参组给药后AS小鼠代谢亦发生显著变化。3.4回调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 通过VIP>1和P<0.05筛选标准获得各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鉴定。以模型组与空白组筛选的差异代谢物为标准,*芪甲苷-丹酚酸B组和*芪-丹参组分别与其进行组间比较获取回调差异代谢物信息(表1),进一步寻找共同回调差异代谢物(图4),结果显示 酸和蛋氨酸是*芪甲苷-丹酚酸B组和*芪-丹参组的共同回调差异代谢物。将经鉴定筛选的各组差异代谢物导入KEGG、MetaboAnalyst4.0获取各组富集的差异代谢通路(图5)。寻找包含共同回调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芪甲苷-丹酚酸B组和*芪-丹参组均富集到三羧酸循环(TCA),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表2)。4讨论 中医认为AS其病在血脉,根在脏腑,有本虚标实之特点,补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芪和丹参作为补气活血常用药对,素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其防治AS有良好疗效。由于中药及复方成分复杂,靶点多且不明确,其现代化发展受到限制,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配伍成为目前药物研发主要趋势。*芪甲苷与丹酚酸B为*芪与丹参的重要有效成分,本团队前期实验研究显示,两者配伍明显具有抑制AS小鼠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与调脂作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有效成分配伍的抗AS作用,从代谢层面整体分析*芪丹参有效成分配伍与药对配伍的异同性,寻找共同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进行了本研究。小鼠肝组织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两配伍组在回调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中表现一定程度相似性, 酸和蛋氨酸是两配伍组共同回调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TCA,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4.1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和TCA 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和TCA均由 酸富集得到。作为TCA的中间产物, 酸与肝脏脂肪酸代谢有密切关联。肝脏内脂肪酸经β氧化生成 辅酶A(CoA), CoA进入TCA后与柠檬酸结合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 酸,最终转化生成CO2、H2O及腺苷三 (ATP)。另外, 酸可充当炎症和氧化应激等生物信号,如研究显示其含量升高可造成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增加及组织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该通路中还显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均较模型组升高。谷氨酸被谷氨酸脱氢酶转化生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脱氢酶催化生成 酰CoA。再经 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 酸和鸟苷三 (GTP), 酸经 酸脱氢酶(SDH)催化生成延胡索酸,进入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参与肝组织和心肌内的生物氧化。共同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原料。本研究显示,模型组 酸含量增加,很大程度提示AS小鼠体内不仅出现能量代谢紊乱,还处于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符合现代医学对AS发病机制的认识。两配伍组 酸水平均下调,说明给药后代谢途径可能通过促进TCA中 酸进入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而加快体内生物氧化,为机体提供能量。作为肝脏合成胆固醇直接原料的 CoA在TCA中处于不断消耗状态,这使脂肪酸β氧化增强,同时抑制了胆固醇合成,改善和延缓AS病程。另根据 酸生物信号作用,是否对AS小鼠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还需进一步验证。4.2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 蛋氨酸又称甲硫氨酸,提供活性 ,参与 化反应,如促进磷脂酰 合成。蛋氨酸、 缺乏易导致磷脂酰 合成减少,影响脂蛋白如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使VLDL分泌受阻,造成肝内脂肪从输出障碍,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肝形成。如Kikusato等研究显示,蛋氨酸缺乏引起肝内脂肪蓄积,可能归因于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介导的脂肪酸导入线粒体的损伤。蛋氨酸在体内经ATP和甲硫氨酸腺苷基转移酶催化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SAM失去腺苷后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半胱氨酸和α-酮 ,前者生成谷胱甘肽,参与体内抗氧化反应,后者转变为 酰CoA进入TCA。同型半胱氨酸可继续在N5- 叶酸转 酶催化下,接受N5- 叶酸提供的 重新生成蛋氨酸。目前,同型半胱氨酸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子,已成为临床检测指标。本研究中两配伍组较模型组蛋氨酸水平明显回调,呈升高趋势。说明经配伍药物干预后,AS小鼠体内可能通过药物外源增加蛋氨酸含量,或药物促进了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生成,减少了体内同型半胱氨酸蓄积。即增强体内抗氧化作用,可抑制脂质 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AS进展。在体内蛋氨酸可通过转硫途径生成半胱氨酸,促进谷胱甘肽合成,参与体内抗氧化反应,抑制AS小鼠脂质 化。另外,蛋氨酸有助于促进磷脂合成,减少肝内脂肪蓄积,参与调控AS小鼠肝脏脂类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综上,*芪甲苷与丹酚酸B配伍和*芪-丹参配伍抗AS代谢机制均通过调控TCA,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参与脂质代谢、炎症及氧化应激,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验证。已知各脏腑的能量代谢与正常供血供氧密不可分,“气血充足,脏腑相宜”。当脏腑失去血液及氧气供应,正常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气散则形亡”“血败则形坏”。各脏腑功能气血充盈,能量代谢随之增强。这极大程度说明 酸和蛋氨酸是*芪丹参有效成分配伍发挥原*芪丹参药对配伍的潜在药效靶点。5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芪甲苷与丹酚酸B配伍对AS小鼠肝脏代谢的影响,证实*芪甲苷-丹酚酸B和*芪-丹参均参与调控能量代谢和 酸类代谢,与调脂、抗炎、抗氧化密切相关,可发挥抗AS作用。 酸和蛋氨酸是二者共同发挥抗A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此为后续深入研究其药效具体机制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中药创新性研发提供理论了支撑。编者按:该文刊载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年第3期,查看整期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pw/8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血压高得走不了路路边一野果,治一个好一个
- 下一篇文章: 早读ldquo我的颈动脉斑块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