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向东流2020走进昆仑文化
白癜风趁早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316/4591511.html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陈郁樊永涛报道)又是一年枸杞正红时。 8月26日,“一江清水向东流——走进昆仑文化·直播大美青海”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格尔木市郊区的河西农场,采访格尔木市特色农产品发展情况。 种植户海永存(右一)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走进河西农场万亩枸杞地,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果香,只见如樱桃般大小的枸杞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颜色鲜红清透,颗粒饱满,令人馋涎欲滴。摘一颗鲜枸杞放在口中,一股甘甜的汁液流入口中,淡淡的清香沁入脾肺,鲜嫩的果肉入口即化,口感 。 海永存,枸杞承包户,今年是他种植枸杞的第10年。“格尔木干旱,降水少,适合枸杞成长,枸杞出果时不能经常下雨,一下就坏。更主要的是这里日照强,种出来的枸杞甜。”海永存一边指导工人采摘,一边为我们讲着枸杞的生长背景。 柴达木盆地每天光照时间长达10小时,昼夜温差12℃,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种植出的枸杞所含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具有调节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高,优质大果可占70%以上。柴达木枸杞的多糖含量相比其它产区而言含量居中,较适宜晾晒干果和制造浓缩汁,*酮含量较其它产区高30%左右,是国内 质的枸杞之一。 同时,由于枸杞产区海拔米左右,气候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没有工业污染,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洁净,水源、土壤无污染、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生产的有机枸杞达到国际同行业 标准。经过技术分析,同一品种的枸杞在柴达木地区栽培,品质便会变为上乘。 一时间,枸杞成了格尔木 的“红色产业”。 工人正在采摘枸杞。 “我目前承包了60多亩枸杞地,每年大概能挣个30万元左右。去年产量 的时候收入能达到40万。每年枸杞采摘的时候我们会雇佣老百姓来帮忙采摘,大概会雇用几百人,人最多的时候工人的工资发出去20万元左右。”海永存告诉记者。“靠着种枸杞,这几年咱们脱了贫。”海永存难掩喜悦之情。“以前不管是种粮还是种菜,家里那十来亩地也就是保个全家人的温饱,手头需要钱还要靠外出打工去挣,但现在,单靠种枸杞也可以致富。” “按照往年的收成和价格测算,除去成本,今年一亩枸杞纯收入大约1万元。”海永存说,种枸杞和种粮食作物相比,收入天壤之别。 从最初的农民自己种植,到后来加入合作社规模种植,枸杞果也从单一的种植品种成了规模化产业。 近年来,为了调整区域的种植结构,格尔木市委市*依托当地的地理优势,运用科技手段,加大了红、黑枸杞种植规模,使其成为农户增收、企业增效的主导产业。除此之外,引种藜麦试种成功之后,藜麦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已成为继枸杞产业后的第二大产业。 “我今年58岁,是四川乐山人,今年是第三年来农场采摘枸杞,每天收入在块钱左右。采摘枸杞对于我们年级大点的家庭妇女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增收渠道,年龄限制小,而且也不是很累,所以一到采摘枸杞的季节,我们就主动联系老板,过来帮他们采摘。”正在采摘枸杞的女工吴瑞华告诉记者。 昆仑山下枸杞红。 据了解,年,格尔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0.1万亩,已建成制干、色选、包装等生产线,基本形成了从种植、管理、服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藜麦种植面积0.81万亩,已研发藜麦粉、藜麦麦片、藜麦醋、藜麦酒等产品。目前,格尔木市枸杞、藜麦等特色农产品种类日趋丰富,形成了产、加、销有机配套、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体系。 据格尔木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格尔木市在提升构杞生产质量上下足了功夫,按照发展绿色有机构杞,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思路,建立枸杞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推广普及枸杞洁净化自然晾晒技术。建设亩高标准有机枸杞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工程建设(配套滴灌设施、自动施肥设施)等。进一步促进产品加工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减少加工过程“二次污染”问题,提高枸杞产品优质率。同时,开展有机肥全替代化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试点,进一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构建出高效、安全、循环、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围绕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青海省开发出有机枸杞干鲜果、冻干枸杞、枸杞汁、枸杞粉、枸杞籽油软胶囊及枸杞酒等系列产品,取得几十项科技成果和专利。一批种植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由种植、精深加工、包装、销售各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 枸杞种植产业不单单体现在经济价值上,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在柴达木盆地数十个绿洲及周边地区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枸杞经济林,荒漠半荒漠地带已被枸杞经济林披上绿装,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sltx/11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9种可用于颈椎病的中成药,缓解疼痛,改善
- 下一篇文章: 中医大咖实至名归,这份名单一定要收藏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