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门诊,一大爷来就诊时问到:“医生,我的血管壁上有垃圾,我要把血管上的垃圾清除干净,需要怎么办呢?”经过仔细询问,大爷口中的“垃圾”原来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加,北方稍高于南方。那我们来说说大爷口中的“垃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它在血管壁上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去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动脉粥样斑块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动脉内壁上,它好比水管上的铁锈一样的存在。动脉斑块是由于长期的高脂血症和炎症反应引起动脉内皮损伤,导致脂质沉积和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我们可以笼统的把动脉斑块分为早期斑块和成熟斑块两个阶段。早期斑块由脂质在血管内皮下堆积而成,当含有脂质的早期斑块进一步发展则形成了成熟斑块,成熟斑块内含有胆固醇结晶、坏死产物以及钙盐沉积,表面覆盖纤维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首先,斑块可以导致血管狭窄,降低血流通畅度,从而影响正常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比如可能造成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狭窄头昏等;其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会造成血管堵塞,进一步造成急性心肌梗死以及急性脑梗死;最后,有些大块不稳定斑块可能脱落,脱落的斑块会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坏死。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斑块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机制目前仍不是很清楚,但与个人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首先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会增加患病风险,其中烟草中含有对动脉壁损害较大的有害物质;其次,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升高,这类患者体内的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具有小而密的特点,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他如肥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一些慢性疾病也被认为是促进斑块形成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的机率增加。女性绝经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两性之间就没有明显差别了。怎样预防斑块形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大家均衡饮食,减少热量的摄入并且纠正热量摄入的不平衡。健康的食物有豆类、燕麦、蔬菜、机米、全麦面包等。不健康的食物有油炸食物、白面包、奶油蛋糕等。此外,适当的体力活动、戒烟、适量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等也很重要。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慢性疾病的患者,还需要积极控制这些慢性疾病。怎样清除斑块对于已经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和管理。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目标,通过强化降血脂治疗,从而达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或清除的目的。大量研究表明,LDL-c水平控制在1.4-2.1mmo/L可以使动脉斑块保持稳定,还能够观察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或者清除。目前市面上有几类降血脂药物可以达到降血脂的效果。第一类他汀类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血脂药物,通过多种药理学效能达到稳定和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目的。第二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比如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主要抑制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研究证实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时,LDL-C水平可进一步降低18%~20%。第三类PSCK9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等),降低血液中LDL-c水平,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研究证实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可显著降低平均LDL-C水平达50%~70%。第四类药物为近期国内上市的新药英克司兰,不同于其他降血脂的药物,每年两次注射可以达到长久平稳地降低LDL-C,降幅可达50%以上。除了根据病情选择上述药物以外还需要积极管理基础疾病,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对于动脉斑块导致严重血管狭窄或者血管堵塞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放置支架或血管搭桥来恢复血流。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常见病,它会导致动脉狭窄和阻塞,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以及积极治疗和管理慢性疾病。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该类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sltx/1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