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知母这味药之前,先听一听知母的故事。每味药的名字祖先们都不是随便取,而是饱含善护子孙后代之拳拳的心,行德育之化。

知母的名字是这样来的。从前有个孤老奶奶,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主。由于她不图钱财,常把药草白送给生病的穷人,所以毫无积蓄。到年老体衰不能爬山采药时,她只好沿乡讨饭了。老奶奶终日愁眉苦脸,这倒不是因为苦日子难熬。她担忧的是,自己认药的本事无人可传,一旦自己闭上了眼睛,谁给乡亲挖药治病啊!想来想去,老奶奶决心找一个可靠的人传授本事。于是,她逢人便说谁认她做娘,就教他认药草。

有个贵公子知道了,心想自己要学会了治病,不就多了一条巴结官宦的路子吗。于是把老奶奶请进府中愿意给当儿子。贵公子把正房腾给老太婆,又给她换上新衣,端来可口的饭菜。可是,一连过了十几天,并不见老太婆提起药草之事。贵公子等不及了,直问什么时候传药,老奶奶告诉他要等个十年八载。贵公子立刻把老奶奶撵出家门。

一个商人打起了主意,他觉得药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商人急忙把老奶奶迎进家门,认她做娘。商人好吃好喝地侍候了老奶奶一个月,也问传药的事。老奶奶说等个十年八载,商人气得浑身颤抖,老奶奶又被赶出门外。

这年冬天,老奶奶走到一个不大的村子,摔倒在一家门外。这家里的主人是个樵夫,他把老太婆搀进屋中。樵夫急忙叫媳妇煮了锅稀饭,端给老奶奶。老奶奶吃了稀饭,浑身也暖和了,就要走。樵夫两口子说:“这大冷的天气,你上哪儿去呀?”老奶奶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苦命人得到处讨饭啊!”

两口子闻听,十分同情,就把老奶奶留在家中。樵夫和媳妇就把老奶奶当做母亲——六月天不让老人烧火——怕热着;腊月里不让老人洗衣——怕水凉。老奶奶整整过了三年的舒心日子。一天樵夫背着老奶奶上了山。老奶奶一会儿要往东,一会儿要往西,一会儿要上坡,一会儿要下沟,指指点点,累得樵夫汗流如雨。但樵夫一点也不抱怨,嘴里还不住地说些逗趣的话,想让老奶奶开心。

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奶奶让樵夫站住,她从樵夫背上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形叶子、开雪白带紫色条纹花朵的野草,说:“去,把它挖来!”樵夫走过去扒开土,挖出一截儿*褐色的根子。他问:“娘,这是什么?”老奶奶说:“这是一种药草,它的根可以治肺热咳嗽、虚劳发热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识它吗?”

樵夫想了想说:“娘准是要找一个老实厚道的人才传药给他,怕心怀不良的人拿它去发财、坑害百姓!”老奶奶笑道:“我找寻了多少年,也没碰见一个可心的人。孩子,你真懂得我的心思,这药就叫‘知母’吧!”接着,老奶奶又教樵夫认识了其它许多药草,樵夫就改行采药了。他一直记着老奶奶的话,象老奶奶那样为穷人治病。

知母这味药后头,是一个教化的故事。

老师讲,如果讲药性呢,必须要提升人性,人性不提升,那就空讲药性。怎么提升人性?古代这些人物的光辉啊,可以让心性提升,德行提升。德行没上去,学药啊,很难学到里面的精髓,因为老忙于在路上捡那些小金子,老是在路上捡小金子的人,他到不了金顶。德行是我们的金顶,医技就是周边的小金子。

现在回到知母这味药来,从它的性味入手。知母甘、苦而寒,质润多液,既升又降。它寒也不太寒,苦也不太苦,它阴润平和,不滋腻。打个譬喻,夏日里炎热的天,天空中积聚大量的乌云,这时来了一阵强烈的冷空气,天空下起雨来。知母这味药形象地说是从云化雨,哪怕冷空气来了,要有点潮气才能下雨。

知母甘、质润多液,所以它又是滋阴药,能除热渴。在经方 的方子“白虎汤”就用到它,对应的局面是热盛伤津,怎么办呢?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人身之气化即天地之气化。天地将雨之时,除了来一阵冷空气,再来一点潮气,阴云会合大雨随之。生石膏相当于是冷空气,知母就是那点潮气,二者并用,应云行雨施之妙。

你们知道哪种类型的人最容易烦热口干渴吗?欲望大的人。欲望大的人心念暗耗很厉害,容易口干苦,口渴。知母常跟*柏一起配,治疗老人晚上烦渴难寐,知柏地*丸。

《金匮要略》有个 的方子叫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阴证的下肢关节湿痹疼痛。这个方子里为什么用到知母,打个比方吧,热性药材让骨节间的湿蒸发为热气,知母将不能气化出表的再化合为废水从小便排出去。知母有利水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对知母的表述是: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这里“下水”,与*芩的“逐水”相差甚远。*芩逐水,是追逐水而不是驱逐水,追逐是为了回收那因高温而无法 的水。知母下水的意思就很明确,因为前面说到“肢体浮肿”,已经是水湿泛滥了,所以必须要将这些多余的水从下焦排出。也就是说,这里的问题与心脏这个太阳无关,而是与肺肾有关,肺是水的高原地,肾是水的低流处。如果肺肾无力运化水湿,造成湿水泛滥。肺肾为何失常导致无力运化呢?因为它们里有邪气,并且大多数是邪火,有邪火在这里从中作梗,把肺肾搞得元气大伤。知母善于滋润它们,帮它们打气,所以《神农本草经》 就说“补不足,益气”,当肺肾正气回复了,则水道通畅,多余的水湿自然就“水往低处流”了,所以说知母“下水”。

知母还有取其性质滑利,可以通利关节,治疗浮肿,咳唾脓血。

《用药法象》曰,知母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华源之阴。其根在知母阴润也。

草药的故事

《天花粉》

草药的故事

《白术》

草药的故事

《木香》

草药的故事

《茯苓》

草药的故事

《香附》

草药的故事

《陈皮》

草药的故事

《人参》

草药的故事

《杏仁》

草药的故事

《地*》

草药的故事

《红枣》

草药的故事

《连翘》

草药的故事

《细辛》

草药的故事

《麻*》

草药的故事

《*芩》

草药的故事

《姜》

草药的故事

《*连》

草药的故事

《芍药》

草药的故事

《甘草》

草药的故事

《牡丹皮》

草药的故事

《厚朴》

草药的故事

《枳实》

草药的故事

《桂枝》

草药的故事

《桔梗》

草药的故事

《大*》

草药的故事

《生石膏》

草药的故事

《葛根》

草药的故事

《半夏》

草药的故事

《附子》

草药的故事

《当归》

草药的故事

《川芎》

草药的故事

《芒硝》

草药的故事

《柴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pw/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