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生扶贫产业引进村
10月13日,长生镇三合社区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趁着天气晴朗,正忙着栽种中药材川射干,村民们有的用机器犁土,有的拿着锄头松土,有的提着提篮栽种,地里笑声不断,基地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劳作。 “目前已经种植了15亩,计划种植亩川射干,到时候这片都会成为蓝色的花海,好看得很,还可以来这里赏花。”看着一筐筐的秧苗下地,三合社区居委会主任谢中海发出感慨。 中药材种植需要大量的人手,最多的时候在基地务工有50余人,最少也有20余人。村民们纷纷主动积极前往基地务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上班。 “我负责栽种,栽种也有技巧,犁土之后,土变得松软,这样我们栽种起来也方便,而且有利于中药材的存活,它的根才能深深的扎在土里。看嘛,就像这样。栽种不能太密,太密会影响长势,间隔太远利用率也不高,尽量把苗的间距保持一致。”村民*克银一边说,双手不停地在土里忙活着,她一手拿一小块竹片,一手提筐,竹片往地里一插一拨,出现一个小孔,随即把苗子放下去,不一会儿,一筐的苗子就少了很多。 *克银家是社区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在外打工,自己则在家照顾家庭,平时在家种点红薯、土豆等农作物,还养了几头猪。通过外出务工和在家就近就业的方式,她家成功脱贫摘帽,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天工资有80元。一个月下来工资最少都有多元,在家门口务工安逸得很。”讲到这里,*克银显得很是兴奋,手上的速度又更快了。 近年来,长生镇三合社区不断发展果树、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年流转土地在社区种植翠冠梨亩;年发展毛叶山桐子亩,以土地流转+劳务收入的方式,促进村民增收。 “我们三合社区的种植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务工人员达到多人,直接带动农户增收5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11户,户均增收元以上。在丰产期,就近务工的人员还需要得更多。”谢中海介绍。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长生镇三合社区因地制宜,拓宽思路,统筹谋划好产业,立足长生镇的地理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高效,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翠冠梨、*桃产业,实现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不断鼓起村民们的腰包,让全村村民过上幸福安逸的好日子。 —END— 作者:向玉婷闵鹏飞编辑:吴炳霖︱编审:*智宇 审核:李大明 策划:温江华 彭水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pw/6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学一味中药,谷精草
- 下一篇文章: 马氏试验秘方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