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颜岩

“夏天来了,我喜欢在田野里看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那么美、那么轻盈,像精灵一样。我还喜欢追逐蝴蝶,想把它做成标本。”兰州新区第六小学四年级一班的马雅丽谈到自己最喜爱的蝴蝶后笑逐颜开。“可蝴蝶的生活习性是什么?蚕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蝴蝶也会采花粉吗……”一连串的问题成了马雅丽解不开的谜团。听说甘肃科协科普大讲堂的专家要来为大家上一堂有关自然界的昆虫课,她欣喜若狂,期待满满。

6月27日下午,兰州新区第六小学的多名师生在学校报告厅聆听了由马正学教授所作的《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昆虫——传粉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讲座。期间,掌声阵阵,热潮涌动。

“人类是猴子变来的吗?当然不是。人类生命起源到现在大约36亿年,人类的出现已有年,人类是从其他基础生物进化来的。目前据科学家预测,在地球上存在的生物有万种左右,已经记载的有名字的有多万种。”马正学娓娓道来。已进古稀之年的马正学,现为西北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副主任、甘肃省老教授协会关工委五老关爱团副团长。作为主讲人的他,用一个简单问题、一组鲜活数据带领师生们走进自然,揭开传粉昆虫的神秘面纱,揭示传粉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促使师生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自然界有哪些传粉昆虫?”话音未落,学生们纷纷答道:“蝴蝶、蜜蜂!”马正学为师生们一边展示蝴蝶、蜜蜂以及其他传粉昆虫的生态摄影图片,一边从形态特征、器官系统、生长繁殖方面详细介绍传粉昆虫的形体结构,还讲述了传粉昆虫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师生们被一幅幅色彩缤纷、美丽清晰的昆虫图片吸引,看得认真、听得专心,就像棵棵幼苗尽情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在自然界中分布的蝴蝶种类繁多,世界上著名的蝴蝶种类有鸟翼蝶属、红颈凤蝶、蓝鸟翼凤蝶等。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1.4万多种,我国分布有12个科多种,甘肃省分布约有种,兰州市有85种。”马正学带着师生们一起欣赏着五彩斑斓的蝴蝶图片,一起感叹这些“会飞的花朵”多么奇妙,如果自然界没有蝴蝶和蜜蜂,人类就不会有各类甜美的果实。

马正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仔细观察蝗虫的生活史,与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生活史相对比。学生立刻发现,蝴蝶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的历程,而蝗虫的生活史少了“蛹”的这一步,因此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大量精彩图片的展示,加上马正学通俗易懂、童话般的讲述,让小学生们一一掌握了知识点,欣喜之余现场纷纷PK起来。

“我知道了,如果看到‘足有三对足,头有触角,身有翅膀’的生物就是昆虫。我还知道,蝴蝶属于鳞翅目,蜜蜂、蚂蚁属于膜翅目。”三年级一班的马全杰一脸骄傲。

“原来蝴蝶、蜜蜂采蜜都是用的‘口器’,就像我们用吸管喝水一样。蜜蜂尾部有蜂刺,蛰人好疼!熊蜂、食蚜蝇也会采花蜜呢。”四年级二班的张瑾萱一口气说了一大串。

“防治害虫,最好的方法是利用食物链或食物网原理,进行生物防治,可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性。竹蚜灰蝶的幼虫取食竹蚜,被称为天敌昆虫。我们要爱护环境,珍惜自然界的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美丽。”四年级三班的马有才毫不示弱。

学生们有序排队观看了马正学亲手制作的昆虫标本后,大家兴奋不已,表示明天就用学到的方法制作蝴蝶标本。

在问答互动环节,学生们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一个个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老师,请问你见到过多少只昆虫?”“有的蝴蝶翅膀像长了眼睛一样,请问这是什么蝴蝶?”“蝴蝶翅膀上的眼状斑,是不是为了保护自己?”“昆虫标本怎样分类?”“蝴蝶的生命有多长?”“蜜蜂尾部*刺是怎么来的,它腿上的绒毛是干什么用的”……

面对蜂拥而至的“为什么”,马正学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告诉学生们,明年春季还会与大家见面,将送来一些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并预告了自己后续的科普内容。

“我听说在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建设我们的家园做出贡献。”马正学深情寄语。

“我校是兰州新区所辖的一所由汉、回、东乡、裕固、藏族等多民族师生组成的学校,也是一所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民族融合发展型学校。一直以来我校的科普类课程资源较为缺乏,此次甘肃科协科普大讲堂走进六小,为我校‘嗷嗷待哺’的青少年送来了一场科学知识的‘及时雨’。马教授的讲座既为孩子们打开了科学知识的大门,又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埋下了理想信念的种子。”兰州新区第六小学*教主任田灵说,“此次讲座也启发我校成立生物学方面的社团,通过省科协科普大讲堂资源的共享,实现课程的丰富性、系统性。”

兰州新区第六小学*支部书记、校长周晓光表示,“近年来,省科协的科普大篷车、科普大讲堂多次走进我校,给我们带来了强劲的‘科普之风’,一件件可体验、沉浸式的科学展品,一堂堂贴近学生需求的科普讲座,极大推动了我校科创工作的发展。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倡导‘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我们将以这股‘科普之风’为抓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让教育插上科技的翅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力求探索和实践出一条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原标题:《让教育插上科技的翅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pw/1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