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美课堂处暑丨小露锋芒
《处暑》(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节气由来 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经°。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太阳正运行到了狮子座的轩辕十四星近旁。夜晚观北斗七星,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申”(西南方向)。 气候特点 气温下降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秋高气爽 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一场秋雨(风)一场寒”。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 雷暴活动 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在华南,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 进入9月,我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它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饮食养生 梨是这个季节里最常见的水果。梨汁温凉如玉,清香不绝如缕食用功效也是益处良多:清热解暑、润肺止咳,可谓老少咸宜。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家乡,有一个旧俗,就是梨不能分切来吃,因为把梨切开,在观念里认为这样是要“分离”的象征。于是,透明的汁液里,我们总喝到了似断还未断的惆怅感。说话间,或许太多的离别感伤。其实,这个季节因为有七夕,更多的却是隐约的甜蜜。 苹果的好吃还用多说嘛?不但可以吃,也可以切成片贴在脸上.对皮肤有好处,富含果胶、 、维生素C等,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日食苹果3个,皮肤不但水润而且还很有弹性!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适合在贴秋膘的季节食用。可以将苹果切片后烤了吃,干干的苹果片,吃起来别有风味;也可以将苹果和山药去皮后均匀地切成小块,放入果汁机搅拌成汁, 用蜂蜜调味。 香蕉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而且营养高、热量低,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的功效,所以秋季养肝可适当食用些。 地方名俗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和其他孤*野*。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 注脚:“七月十五是个*节;死了的冤*怨*,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ls/3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扎四缝妙用无穷,请转发
- 下一篇文章: 洪治说白茶五十三白茶和红茶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