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个因失眠险些送命的病人医验录译
读前贤医案,有趣的太多,但因限于文言题材,现代读者阅读,时有滞涩之感。若竟因此,废书不读,实在可惜至极。 所以山于出诊之余,将前贤有趣而发人深省之医案,翻译成现代文,并汇以己见,以供读者参考,希望诸君以古学而达今用,以此为因缘,继承古学精妙之处,是幸。 又:本文节选自《医验录》,今求与原文少出入,故仍沿用 人称。 又:本文网上没有打印好的版本,文字是我逐句录入的,文章是出诊之余,一字一句,推敲斟酌着翻译的,倘若您读后觉有收获,欢迎打赏支持,或点赞转发。如要引用的话,麻烦注明出处。 又:为了以示区别,原文用墨笔,注文用朱笔。 我的族叔庚申年春季得了病,那时他才四十余岁。 因为生意场上的不顺利,再加上遇到强盗,心事忧虑,于是,在春天时,成了心病。当时他在如皋医治,医生用了过量的泄心药,心病虽然痊愈(山按:心病也未必痊愈,只是暂时压服症状,不得外露而已,细看后文即明),但是却睡不着觉了。 七月时,他回家乡修养,我去看望他,只见他:颜色惨淡,眼珠不能转动,腿脚也不利索,没法走路,就好像有重物绑在大腿上一样,根本挪不动。 嘴里也说不出话,问他数十句,往往搭不上一句。 每天只勉强吃一碗薄粥,一碗白饭,胸中就觉的梗塞,食物下不去了。且算到现在,已经有快整整四个月没有睡了。 我为他诊脉,脉象沉细迟缓,我认为乃是忧思过度, 心脾导致的。 之前的心病,也是心脾受伤的不足之症。 医生用大量的清泄药,导致元气愈加虚衰,而成为了这样的坏局。且心肾一水一火,关系密切,心受损伤,往往迁延入肾,肾受伤则精气不能上升,所以有喑哑说不出话的情况(山按:此句,即古方地*饮子之注笔)。 肾主骨,所以两足也挪不动,应该大补心脾肾三经,但问题是,这么久不能入睡,病人家属一直认为是有“心火”,“上火了”,(山按:不止康熙年如此,民国如此,现代也如此,不论得何病,何症,总要先说上火,服药则总要先求泻火,读者细思然否?) 我用温热药,哪里不会怀疑呢?暂且用大补气血和健脾药,等他稍能入睡,我再温补不迟,(山按:无奈之举,委曲之法)于是用: 人参,*芪各6g,山药9g,白术4g,枣仁3g,甘草陈皮少许。 我刚把药开好,家里人正要煎煮,乡里有正巧有某名医过来,病人家属急忙去延请名医,名医看看病人,说道:这病乃是浮游之火,应当降火! 病人四弟听了,忙把我开的处方递过去,让名医看。名医看了,猛把方纸一把丢在地上,厉声说道:我都说了,病人得的浮游之火,怎么还吃人参,吃*芪?!还有白术,当归?服下非发狂不可!(山按:丑态也如此) 一家人听了,都点头同意,深以为有火不能吃人参(山按:原有“上火”的成见在心,故名医“浮游之火”论一出,举家赞同), 名医提笔写方: 花粉,黑参,天冬,麦冬,知母,贝母,丹皮,百合,竹叶,童便(山按:即便不论脉象,连粥也吃不下的病人,竟用如此苦劣药,有无道理?) 病人家属又拿来方子给我看,我说道:眼珠不转,走不动路,说不出话,食不运化,脉象沉微,真火已经虚衰了,我正要补阳气,他反倒说有火,用泻火药,真是无法理解!(山按:此医不会看脉,至此露马脚矣) 家属又问:那您看这方子能吃吗?我说:幸好他开的药量轻微,吃一二剂,未必会送命,但我认为,他吃了以后,胸中会更加堵闷,粥也吃不下,更加呕吐涎沫,身体酸软,且仍不能睡觉。但如果不吃名医的药,您母亲如何能满意?唉!你们自己决定吧! (山按:家属既然相信吴天士,就当先安心服药,何必再求名医?如果真信名医,又何苦拿来让吴天士看?原文作“不服名医药,无以慰令堂之心”,其实,总是因为“名医”两个字横于胸中,于是多了这许多波折) 于是,病人将名医处方吃了两帖,果然像我所说的,症状全部都加重了。 病人虽然说不出话,但心里明白,一见到药碗,就摇头摆手,再不肯吃了。 他的弟弟见我说的一一应验,于是把我从前开的药煎一碗给病人吃,当晚就睡了一阵。第二天又吃一剂,亦能入睡。 第三天,病人的挚友前来探望,劝道:前面请的先生,药物已经见效,看他的医案议论,也颇有道理,自然不差。但是兄弟病重如此,我安徽境内,凡是高明的先生,都应该请他们看一看,多方参酌,才能有效。 我听某某说知道一位名医,很是高明,怎么不去请来看看?(山按:药已经见效,议论又有理,正应该继续服药,以求进步,怎么又转请名手?要知道求疾病痊愈为 ,不是求名气大为 。) 第二天果然请某某名医来家里,名医看他不能说话,不能吃饭,胸中不舒服,说道:这是胸膈有痰,气机不顺的缘故了! 用: 厚朴,香附,半夏,陈皮,萝卜籽等。 吃了一剂,又不能睡,再吃一剂,越来越觉得胸闷,时不时的呕吐出涎水。 病人认为此时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想再请医吃药,不如把买人参的钱留着办后事,于是躺在床上,一心等死。 一趟七八天,也不吃药,病人弟弟着了慌,又来家里请我,像我述说了这其中的曲折情形。 他说道:之前先生的药已经凑效,偏偏凑巧,碰上个有情之人(山按:原文就是“有情人”,琢磨半天,没有过度翻译,此三字甚有深意,多少事,坏于有情人手?),多了这么一番波折!让家兄决意不吃药等死。家兄素来折服先生的医道,希望您能劝劝他。 于是,我有跟随他到病人家里,只见脉象越来越沉细。于是对病人说:病固然重,但如果安心吃药,我却能保好,不要因为之前的药不对路,就因噎废食,觉得治不好。如今吃我的药,连吃四五剂,如真没效,我也愿受罚,里面人参的钱,我也愿赔偿。 病人听到这里,才点头愿意。我照之前的方子,加附子,肉桂各1.5g,人参3g。 病人弟弟说道:他胸中闷堵,希望您在药里兼顾。 我说道:下焦无火,所以中焦不能建运,脾虚至极,所以口吐涎水,补火生土,土一建运,自然胸中宽敞了,如果还用理气药,胸只会越来越闷! 于是照方吃一帖,当晚大睡,呼噜声甚响,第二天精气神略好,吃东西也不堵了,也不吐涎水。连吃六帖。饮食也加倍的增长。 过了几天有来请我看视,我才一进门,病人便跳出门槛,欢喜无限地像我道谢,我看他说话洪亮,眼珠灵动,高兴地说:你已经无恙了!(山按:到此真可谓跳出*门关矣!不止吴天士喜,病家喜,山亦甚喜,至此可长吁一口气。) 诊脉时脉象也有神,于是前方减当归3g,加益智仁1.8g,柏子仁3g,远志2.4g,吃了十剂,吃饭睡觉,行走有力,一一都正常了。 后来,我们再次会面,都说如此重的病,幸亏你用重剂(山按:6g人参,当时的人都谓重剂,可以窥见清代康熙年间的医风。如今我们生活中,见30g,40g的用药,三四十味的堆药,已经近乎常态了。),半月痊愈,可以称得上神奇了。 我笑道:这样的病,应该用这样的药,并没什么奇怪的。只是,如此阳气虚微的病,名医们尚议论“上火”,总是清热解*,绝不用温补,才真的是奇怪极了! *本文中用药针灸均给医生学术交流之用 医院诊疗 切勿自行配方治疗 *山医生简介 简介: 字心斋,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中医,跟诊抄方数年,平素研究孟河医派,用药风格崇尚叶天士,朱莘农,费绳甫诸先生,贵中正平和,反对用重药戕害人身元气。 擅长: 临床善用纯中药治疗高血压,过敏性鼻炎,顽固性腹泻,腰痛,中风后遗症,失眠多梦,虚损(如长期消瘦,神经衰弱等),痛经,白带异常,消化不良,顽固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遗精,前列腺炎,阳痿。 往期医案推荐: *山 失眠数年治案 *山 舌缝出血治验 *山 出汗多也是病?治汗医案二则 *山 仅用望诊断病二则 *山 顽固的慢性咽炎 我们开通视频号啦! 有很多中医小知识,爱好者们不要错过! :腾讯规则改了,不按时间先后推送,总收不到文章的 多点赞&在看&留言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rybw/10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老的药铺,治病的方子,养生的习俗
- 下一篇文章: 听何老师讲病例幼儿重症胃溃疡,全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