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君臣佐使(上)

君臣佐使(中)

三、五脏用方示例

(一)治肺剂

止嗽散(《医学心悟》)。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每服三钱。

笔者按:今可按桔梗等10g,陈皮5g,甘草g,作汤药服。咳嗽。(原方主治:治诸般咳嗽。)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喜温恶寒。又恐外邪侵袭,痰湿停聚。故方中以紫菀、百部,温润肺脏,化痰止咳为君。以桔梗、白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而止咳逆为臣。荆芥散邪于外,陈皮化痰于中,为佐。甘草调和,兼可化痰止咳为使。

笔者按:本方与人参败*散相比,一谓咳门 神方,一名止嗽散。咳嗽二者本有别,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故败*散中多理气,止嗽散中重化痰。两方用药平和,都是临床常用的治肺良方。

▌同类常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桔梗、前胡、枳壳、杏仁、陈皮、半夏、获苳、甘草、麻*、紫苏叶、*

本方以二陈化痰,以桔、前、枳、杏四药理肺气。辅以麻、苏解秦*芩清热。对于咳嗽(尤其是外感咳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二)治心剂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酸枣仁二升(0g),甘草一两(10g),知母二两(20g),获茶二两C20g),川芎二两(20g)。

失眠。(原方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失眠的机制前面已经讲过,主要是神被热扰,以及精血不能充养两条。酸枣仁汤是治疗虚性失眠的经典方剂,制方巧妙,疗效颇佳。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补益心肝之血,先令神有安神休憩之地。知母清心除烦热,助枣仁安神,为臣。然枣仁虽补血,但所生之血为死血;知母虽清热,但所清之热无出路。故又以川芎行血,令血活;获茶渗利,出邪热;茯苓另有宁心之用,二药并用为佐。甘草和中为使。

▌同类常用中成药:

1.柏子养心丸

炙*芪g,获荟g,*参25g,当归g,川芎_g,柏子仁25g,酸枣仁25g,远志25g,半夏曲g,朱砂0g,肉桂25g,五味子25g,炙甘草10g。

从药物组成可知,本方虽以柏子命名,但其实重在补益气血。因为心为君主之官,神藏于心中。而心神的正常活动,全赖气血以濡养。补气血,即是补心。此后,以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安神宁心以治标,为臣。佐以半夏曲,消磨痰食而安神;朱砂、肉交通心肾而安神;五味子酸敛气阴而养心。全方立意较完备,为养心安神常用之善品。

2.朱砂安神丸

朱砂五钱,*连六钱,炙甘草五钱半,生地*一钱半,当归二钱半。

思考之二。

(三)治脾胃剂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芪(病甚,劳役热者一钱,g),炙甘草(以上各五分,2g),人参.(三分,1g,有嗽去之),当归身(三分,1g),橘皮(二分或三分,1g),升麻(二分或三分,1g),柴胡(二分或三分,1g),白术(三分,1g)

笔者按:此方,以及东垣益脾气诸方,用量都非常小。发人深省。脾胃气虚下陷。

原方立意颇深。今且从俗论之。*芪温中益气,而能升阳固表,与气虚下陷之病机颇相吻合.重用为君。

人参、白术、甘草助君温中益气,为臣。然血为气之母。无形之气无处安身,须蕴于有形之血中,故以当归养血活血,令气有所归。参芪等药补中益气,气虽生但不能行,易成壅滞之候。故以陈皮行气以防壅。气机下陷,少与升麻、柴胡升提为使。

▌同类常用中成药:

1.人参健脾丸

人参25g,白术g,获茶50g,山药g,炙*芪g,陈皮50g,砂仁25g,木香12.5g,酸枣仁(炒)50g,远志25g,当归50g。思考之三。

2.归脾丸

白术(炒)g,获苳g,炙*苗80g,*参80g,炙甘草40g,远志(制)g,龙眼肉g,酸枣仁(炒)80g,当归g,大枣(去核)40g,木香40g。

思考之四。

.香砂六君子丸

*参g,白术(炒)g,获苳g,炙甘草70g,陈皮80g,半夏(制)g,木香70g,砂仁80g。

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后,称为六君子。健脾益气而化痰湿之力更胜。现成药中,唯有此药,与六君子原方相近,仅增少量香砂以行气,防止补益太过而生壅滞,是临床补益脾气最常用的成药之一。

4.参苓白术散

人参g,白术g,获苳g,山药g,甘草g,白扁豆75g,薏苡仁50g,莲子50g,砂仁50g,桔梗50g。

本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山药平补气阴,扁豆、薏孩仁渗湿健脾而止泻,莲子溋肠而止湾;砂仁醒脾为佐;桔梗载药上行于肺,令脾所生之气上行以补肺,培土生金。本方主要用治脾虚湿盛所引起的腹泻,以及肺脾气虚之久咳不愈。

5.麻仁润肠丸

大*g,火麻仁g,苦杏仁(去皮炒)60g,木香60g,陈皮g,白芍60g。

本方是在经方麻子仁丸基础上稍加化裁而成。方以大*为君,荡涤肠中积滞。以火麻仁、杏仁润肠助之,木香、陈皮行气辅之。并佐以白芍,柔肝而令肝缓,肝缓则脾运通行而便秘得解。本方是适合于临床大部分便秘患者服用的中成药。相比芦荟、番泻叶等泻下药,本品对于顽固便秘患者更加安全稳妥得多。不过便秘终归是标,辨证求本,治本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四)治肝剂

逍遥散(见前理气药)。

▌同类常用中成药:

舒肝和胃丸

香附(醋制)45g,柴胡15g,郁金45g,佛手g,木香45g,乌药45g,陈皮75g,莱菔子45g,槟榔45g,广藿香0g,白芍45g,白术(炒)60g,炙甘草15g。

本方以大队理气药疏肝,运脾;助以白芍柔肝;佐以白术健脾,甘草和中。行散之力胜于逍遥丸,故肝郁气滞明显者可服此药。

(五)治肾剂

肾气丸(《金匮要略》)。

干地*八两(g),山药、山茱萸各四两(各g),泽泻、获苳、牡丹皮各三两(各90g),桂枝、炮附子各一两(各0g)。

肾气虚证。(原方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参前六味地*丸解。▌同类常用中成药:

1.六味地*丸同前。

2.四神丸。

补骨脂g,吴茱萸g,肉豆蔻g,五味子g,大枣g。本方为治疗五更腹泻的 方。肾阳不足,脾土失温,则清晨阳气初动之时,人得天阳之助,则欲排阴浊外出。且肾气不足,无力固摄,故大便来势颇急。方以补骨脂、肉豆蔻温肾阳而固摄,并以吴茱萸助之,五味子佐之。

注:本部分提到的中成药成分及剂量绝大部分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年版)。

另有少部分直接出自最早记载该方的原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yfyl/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