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士仝小林中药到底能不能降糖我们发现
仝小林,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共同组长、国务院中医药专班临床救治组组长。 大医论道按: 本文为仝小林院士在年“全国经方论坛”上的演讲。中药到底能不能降糖?仝小林认为,有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认识问题,就是用消渴理论指导糖尿病的治疗,其中存在一个大的误区。;第二就是剂量问题,治疗消渴的方子在剂量上还是相对保守的。经方剂量出现错误,是导致方子越来越大的一个根源。 各位同道,大家好。《伤寒论》这本书最让我困惑的主要有三点: 是经方的来源,经方是从哪儿来的?对这个问题钱超尘教授、冯世伦教授等发表了一系列非常有见解的论文,提出《伤寒论》其实源于《汤液经法》? 第二个是经方的剂量,我们现在的教科书认为经方一两等于3克,这个剂量在临床,尤其是治疗疑难病、急重症的时候,我常会感到剂量不足; 第三个问题是张仲景所论的伤寒到底是现在的什么病,是外感热病的总称、广义的伤寒,还是一种可能在当时流行的、具有《伤寒论》描述的特定演变规律的一种传染病? 十几年前,我在南阳开会,就把这三个问题提给钱老(编者注:钱超尘,我国 中医训诂学家和中医文献学专家)。现在,钱老回答了 个问题,《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经方的剂量,我们做了大量研究,也得到许多专家的指导。第三个问题——张仲景的伤寒到底是什么病,现在还没有定论。那么,这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们对于理解经方,运用经方来治疗一些真正困惑现代医学的疾病,是躲不开的,是非研究不可的。 1、溥仪的御医告诉我,中药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对这几个问题特别感兴趣,也和我“复杂”的经历有关。我在长春中医药大学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些很好的老师。教我们内科的是任继学教授,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读硕士的时候,跟随安徽的李济仁教授,就是新安学派张一贴的传人。读博士跟的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这些老先生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谈到对经方剂量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yfyl/7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游记里的中医中药,你知多少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药小故事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