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中医药小故事》朱水根/篆刻

(兰溪药皇庙内景)

第42期的中医药小故事——贝母的命名由来是因妇女李氏患肺痨,听信巫婆,与新生儿背离。本期的中医药小故事虽冗长但充分体现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请君细细品味吧。

相传,有一个孤老太婆,无儿无女,她年轻时以挖药为生。因为她不图钱财,经常把中草药免费送给患病的穷人,所以毫无积蓄。她年老体衰,不能上山采药,就只能沿乡讨饭了。老太婆整日愁眉苦脸,倒不是因为苦日子难熬;她发愁自己认药的本事无人可传,一旦闭眼了,谁给乡亲挖药治病!思来想去,老太婆决心找个可靠的人传授本事。于是,她逢人就说:“谁认我做妈,我就教他认草药。”

有个贵公子得知此事,心想:“要是学会治病,我不就多了条巴结官宦的路子?”他把老太婆请进府中,说:“老太太,我愿意给你当儿子,快告诉我什么草药治病吧!”

老太婆瞥了贵公子一眼,说:“急什么?先看看你怎么对待我这个‘妈’再说。”

贵公子马上命人把正房腾给老太婆,还给她换上新衣,捧来可口饭菜。一连十几天,老太婆还未提草药之事。贵公子急了,假惺惺喊了声“妈”,说:“该传药了吧!”

“时候还早。”

“那等到何时?”

“再等十年八载吧。”

“什么?”贵公子暴跳如雷:“还得养你十年?滚吧!别想骗吃骗喝!”

老太婆冷笑一声,换上自己的破衣裳,不紧不慢地走出贵公子家门。她边沿街讨饭,边念叨:“谁给我当儿子,我教谁认识治病救命的草药……”

有一天,一个商人听见了。他心想:卖药材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商人立即招呼老太婆说:“我愿意认你当妈!”

老太婆就住到商人家中。商人好吃好喝地侍候老太婆一个月,也忍不住问:“你真认得草药?”

“当然认识!”

“那教我吧。”

“现在不是时候。”

“还要等多久?”

“等我死了……”

“啊?”商人气得大骂:“死老婆子,把我当猴耍!滚,去讨你的饭!”

“是你请我来的!”

“哼,算我瞎眼!”

老太婆又一次被赶出门,依然边讨饭边念叨:“谁认我当妈,我教谁认草药……”

日子久了,人们都把老太婆当成疯子,谁也不理她。

有一年冬天,老太婆来到一个小村庄,摔倒在一户人家的门外。这家主人是位樵夫,他赶紧将老太婆扶进屋中,问道:“老太太,有没有摔坏?是不是病啦?”

“病倒没有,我这是饿的。”

樵夫赶紧让媳妇煮了一锅稀饭,端给老太婆,说:“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先趁热喝点吧。”

老太婆吃了碗稀饭,浑身暖和了,就要离开。樵夫两口子说:“大冷天,您上哪儿去?”

“哎,”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苦命人得到处讨饭!”

两口子听了,非常同情,说:“您年纪一大把,讨饭多难。要是不嫌我们穷,就在这里住下吧!”

老太婆不推辞,安心待在樵夫家了。日子过得飞快,又到春暖花开,老太婆对樵夫说:“老在你家吃饭怎么行?还是让我走吧!”

樵夫说:“您无儿无女,我们没老人,咱凑成一家人过日子不是挺好?”

老太婆感叹道:“实不相瞒,年轻时我会采药,认识很多治病救命的中草药。我本想认个儿子,把本事都传给他。可现在老糊涂,什么中草药都认不清。你养活我,我没法报答你!”

樵夫说:“都是受苦人,图啥报答?反正有我们吃的,就饿不着您,请别再出去讨饭!”

“好的,那我就拿这当家,拿你当儿子!”

“行。”

从此,樵夫和媳妇就将老太婆当母亲。老太婆吃饱饭也不闲着,帮媳妇看孩子、做家务。媳妇也关爱老人,六月天不让老人烧火——怕热着;腊月里不让老人洗衣——怕水凉。老太婆整整过了三年的舒心日子。

夏天到了,老太婆已八十岁。这一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我想上山看看。”

“妈,您这么大年纪了,千万别累着。”

“闷得慌,我想逛逛山景。”

“那我背您去。”

樵夫背着老太婆上了山。老太婆一会儿要往东,一会儿要往西,一会儿要上坡,一会儿要下沟,累得樵夫挥汗如雨;可是樵夫一点也不抱怨,还不停地说逗趣的话,想让老太婆开心。

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太婆让樵夫站住,从樵夫背上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株长在线形叶子、开着雪白带紫色条纹花朵的野草,说:“孩子快去,把它挖来!”

樵夫走过去挖开土,挖出一截*褐色的根。他问:“妈,这是什么?”

老太婆说:“这是一种药草,它的根可以治肺热咳嗽、虚劳发热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孩子,你知道为何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识它吗?”

樵夫想了想说:“妈准是要找一个老实憨厚的人,再教他认药,您怕心怀叵测的人拿它去发财、坑害百姓!”

老太婆笑着说:“我找寻了很多年,也没遇见一位可心的人。孩子,你真懂得我心思,就将这草药取名‘知母’吧!”

随后,老太婆又教樵夫认识了其它许多草药,此后樵夫就改行采药了。他一直谨记老太婆的话,像老太婆那样为穷人治病。

知母药理: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等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

出品/医院官微

图文/宣传中心

编辑/张欣

审核/朱水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yfyl/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