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方

银屑病是一常见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病情顽固且易复发,尤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等。好发于冬春季,或于冬春季复发、加重,夏季减轻或自愈,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少数有家族史。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及关节病型。寻常型大多急性发病,初起皮肤出现点滴状红斑、丘疹,表面覆有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刮之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发展过程中可呈斑块状、地图状等,可分布于全身各处,尤以头皮和四肢伸侧多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又分为进行期(新皮损不断出现,旧皮损不断扩大,鳞屑厚积,此阶段如遇外伤、注射或针刺正常皮肤,可出现银屑病皮损,称“同形反应”)、稳定期(病情停止发展,基本无新皮损出现,旧皮损也不消退)和消退期(皮损缩小变平,颜色变淡,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红皮病型、脓疱型比较少见,多因寻常型患者不适当的内服或外用药物治疗而导致。红皮病型表现为全身皮肤70%以上被累及,呈潮红、肿胀,甚至糜烂,后期以大量糠秕状脱屑为主可伴发热、内脏损害等;脓疱型表现:在原有红斑或正常皮肤出现粟粒大小无菌性脓疱,同时可伴高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且可反复发作。关节病型多在寻常型患者多年患病过程中发生关节炎,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变形、活动受限。

(一)内治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

桂枝、芍药、甘草、麻*、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通阳行痹,祛风除湿,养阴清热。

水煎服,日1剂。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犀角9克,生地*15克,玄参9克,竹叶心3克,麦门冬9克,丹参6克,*连4.5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莲心6克。

清营透热,养阴解*。

上药水八杯,煎取三杯,日三服。

复方白鲜皮汤

《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

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蛇床子、制何首乌、当归、乌梢蛇各9克,丹参、生地*、土茯苓各30克。

祛风止痒,凉血活血。

水煎服,日1剂。

银翘四物汤

《皮肤病中医诊疗简编》

金银花、连翘、生地*各12克,当归尾、赤芍、牛蒡子各9克,蝉蜕、大青叶、*芩、甘草各6克,川芎、荆芥各3克。

宣肺解*,凉血消斑。

水煎服,日1剂。

白□一号方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生地*、生槐花各30克,山豆根9克,白鲜皮、草河车、大青叶、紫草各15克,*药子12克。

凉血清热,解*。

水煎服,日1剂,食后服。

赤参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当归、蝉蜕、公英、地丁各15克,赤芍、苍术、防风、红花、*柏各9克,乌蛇、甘草各6克,丹参、金钱草各30克。

清热凉血,祛风除湿。

水煎服,日1剂。

凉血解*汤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广角粉(冲)0.9克,生地*、金银花各30克,玄参、*芩、白鲜皮、土茯苓各15克,麦门冬、牡丹皮、栀子各9克,白芍12克。

凉血清热,解*祛风。

水煎服,日1剂。

地*紫草汤

《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

生地*15克,炒槐花15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凌霄花10克,紫草10克,玄参10克,牡丹皮6克,大*6克,红花6克。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水煎服,日1剂。

消银汤一

《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

*芪15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红花9克,牡丹皮9克,金银花15克,栀子12克,萆薢25克,白鲜皮12克,荆芥6克。

益气清热,活血化瘀。

水煎服,日1剂。

搜风顺气汤

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2)

大*1.5~15克,羌活6~12克,牛膝3~12克,独活、枳壳、车前子(包煎)、菟丝子、郁李仁、火麻仁、山药、山萸肉各12~24克。

搜风活血,顺气止痒。

水煎服,日1剂。

剧痒者加白鲜皮6~30克,蝉蜕3~30克,秦艽3~15克,刺蒺藜6~30克,乌梢蛇6~15克;挟湿者加薏苡仁6~30克,泽泻6~15克;皮疹色暗红加红花、赤芍;病久血虚者加鸡血藤、熟地*各6~30克。

复方土茯苓汤

辽宁中医杂志,:(10)

土茯苓25克,补骨脂25克,莪术25克,牛蒡子25克,山楂25克,丹参25克,乌蛇15克。

除湿解*,活血祛风。

水煎服,日1剂。

血热型加白鲜皮25克;血燥型加何首乌25克;头部及上肢加白芷5克,藁本25克;下肢加独活25克。

银花虎杖汤

浙江中医杂志,:(4)

金银花、虎杖、丹参、鸡血藤各15克,生地*、当归尾、赤芍、槐花各12克,大青叶9克。

清热解*,凉血止痒。

水煎服,日1剂。

若损害以红斑为主加牡丹皮、紫草各9克;损害在头部加何首乌、山楂各15克;在腰骶、肘膝部位加炒杜仲9克,熟*6克;有慢性咽炎加沙参、山豆根各9克。

当归麝香散

新中医,:(4)

当归、赤芍、茜草、蒲公英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紫草、生艾叶、苦参各10克,土茯苓30克,麝香0.15克,*酒适量。

行气活血,清热凉血,燥湿止痒。

每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小儿酌减。麝香可直接冲服(每次0.克),也可用布包放入煎好之药汁内煮沸1~2分钟后,将药汁饮下。*酒可直接饮用,亦可兑入煎好之药汁内。

生元饮

中医杂志,:(3)

生地*、玄参、栀子、板蓝根各15克,蒲公英、野菊花、桔梗、当归、赤芍、天花粉各10克,贝母、土茯苓、地丁各12克,甘草6克。

凉营解*,清热活血。

每日1剂,两次分煎成毫升,分早晚两次服,儿童用量酌减。

瘙痒剧烈者加白鲜皮15克;纳差便溏者去地丁、野菊花,加山药、焦山楂各10克;皮损干燥脱屑者加鸡血藤15克,首乌12克。

消银散

上海中医药杂志,:(7)

北*芪60~90克,附子15~20克(先煎),防风15克。

补气活血,疏风除屑。

水煎服,日1剂。

克银一号

中医杂志,:(9)

土茯苓30克,山豆根、威灵仙各10克,忍冬藤、板蓝根、草河车、白鲜皮各15克,生甘草6克。

凉血清热,解*祛风。

水煎服,日1剂。

克银二号

中医杂志,:(9)

生地*30克,玄参、丹参、大青叶、草河车、白鲜皮各15克,麻子仁、山豆根、连翘各10克。

滋阴润燥,解*祛风。

水煎服,日1剂。

乌蛇肤子散

浙江中医杂志,:(11)

(1)乌梢蛇、生地*、川芎、桃仁、蛇床子、白鲜皮、连翘、荆芥穗、防风、浮萍、刺蒺藜各10克,地肤子、红花各6克,丹参15克。(2)刺猬皮、乌蛇皮、土槿皮、*牛皮各等份。

行气活血,疏风解*,除屑止痒。

水煎服,日1剂,连服数剂,见效后再用(2)方。(2)方各药研细混匀,每服10克,每日3次,连服3天。

芍药虎杖汤

辽宁中医杂志,:(1)

当归、赤芍、桃仁、川芎、藁本(代麝香)、老葱白、人中*各9克,红花6克,白花蛇舌草、虎杖各15克。

行气活血,清热解*。

水煎服,日1剂。另用大*、硫*、杏仁、密陀僧、五倍子各10克, 1克,共研极细末,冷开水调匀,睡前敷患处,早晨洗掉,每日1次。

桂清汤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5)

茯苓、桂枝、牡丹皮、桃仁、白芍、*芩、*柏、生地*、熟地*、当归、川芎各15克,*连10克,*芪30克。

温阳行气,活血滋阴,泻火解*。

日1剂,水煎服。发病初期用汤剂,脓疱大部消失后改用丸剂。

苍耳地*汤

广西中医药,:(5)

苍耳子、当归、白附子各12克,蝉蜕、防风、荆芥、苍术、苦参、全蝎、炙南星各9克,生地、黑芝麻、地肤子、蛇床子各15克,甘草6克。

疏风解肌,活血通络,利湿解*。

水煎服,日1剂。

皮疹色红褐而鳞屑白薄者去蛇床子,加白鲜皮、赤芍、紫草;皮疹淡红而鳞屑白厚者加何首乌、僵蚕,或再加肉桂。

丹参地根汤

辽宁中医杂志,:(11)

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红花10克,莪术15克,玳瑁粉3克(冲服),茜草根15克,紫草根15克,白茅根30克,山豆根10克(或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15克,牡丹皮20克,生地*15克。

活血化瘀,凉血解*。

水煎服,日1剂。

皮损鳞屑较厚经久不退加露蜂房10克,茵陈蒿10克;皮疹潮红,血热较重加生槐花30克;下肢鳞屑较厚加牛膝10克。

复方消银汤

中医杂志,:(5)

生地*、白鲜皮各30克,当归、赤芍、川芎、牡丹皮、荆芥、防风、蝉蜕各10克,苦参、大青叶、牛蒡子各15克。

滋阴凉血,行气疏风。

水煎服,日1剂。

银花解*汤

浙江中医杂志,:(7)

金银花60克,生槐花24克,白茅根、土茯苓、白鲜皮、生地*各30克,五灵脂12克,桃仁、红花各10克,紫草、大青叶、乌梢蛇各15克。

清热解*,凉血活血。

水煎服,日1剂。

风盛者加刺蒺藜、蝉蜕;挟湿邪者加茵陈、赤茯苓皮、车前子;血热盛者加牡丹皮、赤芍;血瘀明显者加丹参、三棱、莪术。

*芪大*汤

陕西中医,:(2)

*芪30克,*芩20克,*连10克,大*(后下)3克。

补气,解*。

水煎服,日1剂。

舌红口干*连加至15克,大便秘结大*可加至6克。

大羌活汤

江苏中医杂志,:(5)

羌活、防风、苍术、生地*各10克,冬桑叶、土茯苓各30克,川芎、麻*、甘草各6克,*芩15克。

祛风泻热,滋阴解*。

水煎服,日1剂。

舌淡苔白滑者去*芩,加葛根;皮疹多,鳞屑明显,瘙痒重者加乌梢蛇、炙穿山甲;皮疹颜色鲜红,舌边尖赤者加槐花、紫草、板蓝根;皮疹色暗红,舌背筋紫、边红点者加红花、三棱、鸡血藤;脉数苔*、口干咽痛者加石膏、知母、玄参、山豆根。

苦参鲜皮汤

黑龙江中医药,:(3)

苦参、生地*、牛蒡子、浮萍各12克,*柏18克,薏苡仁、白鲜皮、滑石各30克,赤芍、地肤子各15克,甘草10克。

清热活血,祛风除湿,

水煎服,日1剂。温服加衣被,令微微汗出为佳,以助药力。

乌灵汤

河北中医,:(3)

乌梢蛇、灵仙、白鲜皮、射干、重楼各10克,赤芍、丹参、土茯苓、板蓝根、苦参各15克,甘草5克。

疏风活血,利湿解*。

水煎服,日1剂。

血热型加生地*15克,大*10克,紫草、白茅根各20克;血燥型加当归、麦门冬各10克,何首乌15克;血瘀型加红花10克,鸡血藤15克,原方赤芍、丹参各30克,紫草20克。

当归乌梅汤

中药通报,:(3)

当归12克,丹参、鸡血藤、乌梅、槐花米、土茯苓、地肤子、甘草各30克,蝉蜕5克,防风6克。

行气活血,凉血消肿,解*止痒。

日1剂,水煎服。药渣第三煎取汁洗浴患处,每次30分钟。

加味二生汤

山西中医,:(3)

生*芪、土茯苓、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各30~60克,生甘草、五味子各10克。

凉血解*,利湿除屑。

水煎服,日1剂。

心中烦热、口干、喜凉饮者加知母、玄参、白茅根;五心热,形瘦神疲者加生地*、麦门冬、知母、*柏;湿热内蕴,口干不欲饮,身重怠动者加苍术、*柏、藿香、生薏苡仁;皮肤干燥,鳞屑较多者加何首乌、丹参、鸡血藤、当归、赤芍;瘙痒甚者加乌蛇肉、蝉蜕、白鲜皮等。

苦参滑石散

广西中医药,:(4)

苦参10~12克,*柏12~18克,薏苡仁20~30克,白鲜皮20~30克,生地*9~12克,赤芍10~15克,牛蒡子10~12克,地肤子10~15克,浮萍10~12克,滑石20~30克,甘草5~10克。

泻火解*,利湿止痒。

水煎服,日1剂,温服加衣被,令微微汗出为佳。

犀蜈汤

新中医,:(5)

犀牛皮、苦参、防风、山豆根各10克,蜈蚣3条,全蝎5克,白鲜皮、炮山甲、赤芍各15克,蚤休20克。

凉血解*,燥湿止痒。

头煎内服,再煎浸洗患处。

关节肿胀疼痛加羚羊骨30克,蓼刁竹15克;面红赤者去防风,加石决明30克,鳖甲15克;皮疹痒痛甚有脓者,加蒲公英15克,川*连5克,甘草10克。

凉血泽肌汤

四川中医,:(7)

紫草、赤芍、玉竹、补骨脂各12克,生地*、牡丹皮、白鲜皮各15克,水牛角粉30克,紫背浮萍、当归、蝉蜕、荆芥穗、皂角刺各10克。

清热凉血,滋阴除湿,疏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卫气不固畏风者加生*芪;瘙痒甚者加蛇床子、地肤子;泛发全身成红皮症者加大青叶、苦参。

乌蛇消风汤

湖北中医杂志,:(2)

乌梢蛇、生何首乌、白蒺藜各15克,土茯苓30克,红花、生甘草、荆芥穗、防风、牡丹皮各10克。

疏风活血,利湿除屑。

水煎服。每天1剂,分3次饭前温服。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取10剂药量制蜜丸,开水送服每次6克,每天3次。

麻杏薏甘汤加味

山西中医,:(3)

麻*3~10克,炒杏仁、炙甘草各10克,生薏苡仁30~90克,荆芥、防风、当归各6克,土茯苓30克。

行气活血,利湿止痒。

水煎服。

胃热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表寒甚者加葛根15克;病灶发生于上部者加天麻、柴胡或白芷;鳞屑少,瘙痒难忍,湿热较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各15~30克;皮损基底潮红加生地*15~30克,生槐花15克;皮损暗红色或有新疹再发加刘寄奴、苏木或红花10克;基底淡白者加乌梢蛇6~10克。

银屑病组方一

中医杂志,:(3)

生地*30克,赤芍、牡丹皮、牛蒡子、苦参各10克,拳参、金银花、白鲜皮各20克,大青叶15克,蝉蜕、防风各5克。

清热凉血润燥。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银屑病组方二

中医杂志,:(3)

生地*30克,牡丹皮、赤芍、当归、大青叶、苦参各10克,金银花、拳参、白鲜皮各20克,蝉蜕、防风各5克,玄参15克。

养血凉血,祛风润燥。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银屑病组方三

中医杂志,:(3)

生地*30克,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各10克,金银花、拳参各20克,大青叶、牛蒡子各15克,丹参、红花、三棱、莪术、防风、蝉蜕各5克。

凉血祛风,活血化瘀。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银屑一号方

中医杂志,:(5)

防风、生地*各10克,白鲜皮、白茅根各15克,金银花、丹参各12克。

凉血清热,解*祛风。

水煎服,日1剂。

热盛者加*芩、山栀子;夹湿邪者加茵陈、土茯苓、薏苡仁;血瘀明显者加鸡血藤、红花;头部皮疹严重加蜂房、白芷;下肢为甚加茜草、牛膝。

银屑二号方

中医杂志,:(5)

当归、生地*、熟地*各10克,威灵仙、鸡血藤、白蒺藜各12克。滋阴润燥,祛风。

水煎服,日1剂。

兼阴虚血热加知母、牡丹皮、*柏、生槐花;脾虚内湿者加白术、茯苓、薏苡仁。

三根汤

北京中医,:(2)

生甘草3克,桔梗4.5克,山豆根4.5克,连翘6克,牡丹皮6克,赤芍6克,生地*15克,玄参9克,麦门冬9克,板蓝根9克,大青叶9克,金银花12克,白鲜皮12克,芦根12克,蒲公英15克。

清热解*养阴。

水煎服,日1剂。

若为血燥型,方中去芦根、大青叶、板蓝根,加*芪、当归、茯苓各9克。

生地饮

北京中医,:(2)

生地*、土茯苓各30克,牡丹皮、赤芍、*芩、生栀子各15克,连翘、滑石各20克,防风、蝉蜕各12克,甘草10克。

清热凉血解*。

水煎服,日1剂。药渣加陈醋1升浸泡2小时,然后擦洗皮损处。

*芪桂枝汤

黑龙江中医药,:(2)

*芪50克,桂枝、当归、防风、连翘各15克,甘草10克。

补气活血,祛风清热。

水煎服,日1剂。

进行期加生地*30克,金银花20克,天花粉15克;瘙痒加白鲜皮30克;静止期加丹参、赤芍各25克,薏苡仁20克,花粉15克。

凉血汤

天津中医,:(5)

紫草、赤芍、知母、白鲜皮、防风、丹参各15克,生地*、生石膏各30克,牡丹皮、乌蛇、大青叶、板蓝根、生甘草各9克。

补气活血,利水解*。

水煎服,日1剂。

鲜皮肤子汤

吉林中医药,:(4)

白鲜皮、地肤子各30克,地骨皮、牡丹皮、土茯苓各20克,蜂房15克。

滋阴凉血,润燥止痒。

研为细末,制成蜜丸。

每日口服10克(成人量),分2次服。

驱风解*汤

黑龙江中医药,:(6)

生地*、当归、赤芍、白鲜皮、地肤子、麻*、甘草、杏仁、牡丹皮、防风、*柏各15克,川芎、苦参、青黛各20克,蜈蚣2条。

驱风解*,和营养血。

加水1升,文火煎取毫升,早晚各服毫升(儿童减半)。

大*木通散

上海中医药杂志,:(6)

大*(后下)9~12克,乌蛇肉、鸡血藤、白茅根、蒲草根、生槐花、白鲜皮、土茯苓各30克,丹参、生薏苡仁、地肤子各15克,泽泻9克,木通、川连各6克。

清热凉血,泻火解*,渗湿除屑。

水煎服。

头部皮损多者加全蝎、蜈蚣;皮损色鲜红者加生石膏、龙胆草、*芩、栀子。

清热解*活血汤

四川中医杂志,:(3)

水牛角粉(分2次冲服)10克,牡丹皮、连翘、玄参、丹参、麦门冬各20克,生地*、白鲜皮、金银花各30克,栀子、赤芍、荆芥各15克,生甘草10克。

清热凉血,滋阴解*,燥湿除屑。

水煎服,日1剂。

丹参防风汤

河南中医,:(5)

酒蒸制大*丸10~15丸(开水送服),丹参30克,紫草12克,庶虫虫6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30克,龙葵15克,生地*炭30克,重楼30克,浮萍10克,当归12克,防风10克,山楂12克,生何首乌30克。

清热解*,疏风除湿,化瘀除屑。

水煎服,日1剂。

血热重,皮疹色红赤,加槐米20克,金银花30克,寒水石12克;血燥重者,皮肤干燥,鳞屑层层,搔刮后点状出血不明显,加玄参15克,玉竹12克。

茯苓牡丹皮饮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4)

土茯苓30克,生槐花20克,生地*15克,牡丹皮、紫草、白茅根、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12克,*芩、刺蒺藜、乌梢蛇各10克。

清热利湿,疏风除屑。

水煎服,日1剂。

皮疹鲜红、舌红苔*加石膏30克;皮疹暗红、舌紫暗或有瘀斑加赤芍、鸡血藤各10克。

地*丹参饮

内蒙古中医药,:(2)

生地*30~60克,丹参、紫草、槐花、荆芥、地龙各30克,赤芍60克,*药子15克,白茅根60~克。

凉血滋阴,解*散结。

日1剂,白茅根煎汤去渣,取液煎余药口服。

血府逐瘀汤

四川中医,:(11)

生地*、当归、赤芍、丹参各12克,川芎、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枳壳、蝉蜕、乌梢蛇各9克,柴胡、桔梗、甘草各6克。

活血逐瘀,祛风止痒。

水煎服。日1剂。

关节肿痛加秦艽、羌活、独活、鸡血藤;有热加*芩、*柏、*连。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价钱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yfyl/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