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之波如木之理孔府旧藏明代服饰之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ge_ala 孔府旧藏明代服饰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传承有序、保存完好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现摘取藏品中部分便常服部分以飨读者 #我支持新疆棉花#明代男女在日常闲居时穿着便服,这类服饰在制度范围之外,故不受身份等差之限,款式极其丰富,材质多样,会根据季节和功能的需要而变。男子便服款式主要有道袍、直身、贴里、褡、衫等。袄(衫)裙是明代女性便服的主要款式,袄是有里的夹衣,衫是无里的单衣,明代张自烈《正字通》引《六书故》曰:“今以夹衣为,俗作袄。”又说:“今以单衣为衫。” 蓝色暗花纱袍蓝色暗花纱袍衣长、腰宽60、两通袖长、袖宽70厘米。形制为道袍,直领,大襟右衽,宽袖并收口,大襟在右侧腰处以一对系带固定,系带旁分别钉缀一根白纱垂带。衣身两侧开衩,大襟和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领部加白纱护领。蓝色纱地上织石榴、骨朵云、鹤衔桃等暗花纹。此件道袍质地轻薄通透,适合夏季穿着,暗纹排列舒朗大方,面料的纹理正如明人所说的“满身活纹,如水之波,如木之理”。孔子博物馆藏。 绿色暗花纱单袍绿色暗花纱单袍衣长、两袖通长、腰宽60、袖宽65厘米。形制为直身,直领,大襟右衽,宽袖,大襟在右侧腰处以一对系带固定,两侧开衩,并接双摆在外,摆内加衬布。领部缀白纱护领。 绿色纱地上织四合如意云纹绿色纱地上织四合如意云纹四合如意云纹是以一个单体如意为基本元素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斗合而成,然后在其边缘延展出飞云或流云等辅助装饰纹样,四合如意云在明代又被称作“骨朵云”。孔子博物馆藏。 蓝色暗花纱女长袄蓝色暗花纱女长袄衣长、腰宽58.5、两袖通长、袖宽81.5厘米。立领,大襟右衽,两袖宽大,衣身两侧开衩。领缘、斜襟镶金边,衬白纱里。衣身面料为暗花纱,地纹为四方连续蟒纹。孔子博物馆藏。 明代前期袄衫的基本形制为直领窄袖,中期以后,社会物力逐渐丰盈,商业繁盛,袄衫的形制发生变化,其中一个表现是立领和纽扣的运用。从明代传世容像画和服饰实物来看,立领应当是从缀纽扣的直领发展而来,明后期成为女性便装的主流款式,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此外袄衫的长短宽窄也随时而异,嘉靖时流行大袖衫,明代杨慎《升庵外集》载:“嘉靖中,四方妇人与男子无异,直垂至膝下,去地仅五寸,袖阔至四尺余。”四川嘉定州嘉靖《洪雅县志》也称:“其服饰则旧多朴素,近则妇女为艳妆,髻尚挺心,两袖广长,衫及曳地。”明代袄衫着装风尚的变化,折射出不同时期社会风气、消费文化等的改变。 月白色卍字如意云纹纱比甲月白色卍字如意云纹纱比甲身长74、肩宽27.5、下摆宽79、袖口宽32.5厘米。圆领,对襟,无袖,左右开衩。襟边镶红色纱滚白绢边,袖口内里镶白绢缘。衣身地纹为卍字如意云纹。比甲一般穿于袄衫之外。孔子博物馆藏。 比甲之名始自元代,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四:“元世祖后察必宏吉剌氏创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盖以便弓马也。”但这种样式的衣服却早已有之,如唐代的半臂、宋的背心。明代小说中有许多关于“比甲”的描写,如《金瓶梅》第二十九回:“(春梅)头戴银丝云髻儿,白线挑衫儿,桃红裙子,蓝纱比甲儿。”《西游记》第二十三回:“穿一件织金官绿纻丝袄,上罩着浅红比甲。”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裙长88、腰宽60厘米。马面裙式。裙分为两大片,每片均由三幅织物拼缝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上部镶白色暗菱纹纱裙腰,两侧缀一对穿鼻。裙身衣料为暗花纱,地纹为折枝梅花。裙摆用红、绿、草绿、蓝、*、黑等彩色丝线绣山石、小桥流水、牡丹、石榴花、菊花、睡莲、荷花、蜀葵、牵牛花、竹子、梅花、蝴蝶、翠鸟、燕子、鸾凤等纹饰。这件女裙纹饰留白空间比较大,用色素雅。山东博物馆藏。(摘编) 收藏家杂志期封面文章来源:《收藏家》 期《品味服章之美、再现大明风华 ——孔府旧藏明代服饰》 作者:吕建张露胜 图片摄影:周坤 责任编辑:秦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yfyl/13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至乡野小花在绿色中穿行图文原创
- 下一篇文章: 最近lo圈火了一种裙子,叫云朵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