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蒜瓣子草、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緹母。

02

甘、火、寒。主归胃、肾经。性苦寒,有滋阴降火之效。归清热泄火药。

03

生于向阳干燥的丘陵地及固定的沙丘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04

知母肉外皮大部已除去,表面呈*白色或*棕色,有扭曲的纵沟,背面隆起。

有的残留少数毛须状叶基及陷人或突起的点状须根痕。

质硬易折断,断面*白色,水浸后有粘液。气微,味甘而微苦,带粘性。

05

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较佳。除去枯叶和须根,晒干或烘干为“毛知母”。趁鲜剥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

06

1、适应性很强,野生于向阳山坡地边。草原和杂草丛中。土壤多为*土及腐殖质壤上。

2、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间越冬,喜温暖,耐干旱,陈幼苗期须适当浇水外,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特别在高温期间,如土壤水分过多,生长不良,且根状茎容易腐烂。

3、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质壤上为宜,低洼积水和过劲的土壤均不宜栽种。

07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08

1、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禁服。

2、有“毛知母”与“知母肉”之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yfyl/1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