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脾是根本,孙思邈的这个药方一定要知道
孙思邈(年-年),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高宗显庆四年(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肾被称为先天之本,秉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藏于肾,主要负责着人体的生长生殖发育;肾为先天之本,是指肾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的强弱、生长发育的迟缓、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与先天之本相对而言的是后天之本,脾被称为后天之本,其一是具备全面滋养后天形质的功能,其二是节约肾中元气储备支出的消耗,可以通过摄入饮食水谷,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充养我们机体,使后天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脾肾两虚,这些功能就无法正常发挥,精气得不到封藏而流失,营养物质得不到充分补给,此时就会出现问题了。出现面色苍白、神倦、形寒肢冷、喜温、大便溏泄或者黎明即泄、腹痛、下肢浮肿或者有腹水、胃部饱闷、发胀、隐痛、食少、食后不易消化、嗳气、甚则呕吐、性情急躁、舌苔淡白、脉沉迟而细,《备急千金要方》无比山药丸,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一看“无比”二字,就能感觉到它的力量很强,可以"治诸虚百损"。因为此方能够补肾补脾同时进行,把先后天之本都补好了,身体自然就好。 山茱萸、泽泻、熟地、茯苓、巴戟天、牛膝、赤石脂、山药、杜仲、菟丝子、肉苁蓉。水煎或和蜜为丸。 健脾补肾。用于脾肾两虚,食少肌瘦,腰膝酸软,目眩耳鸣。 用于健脾补肾。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状为头晕乏力、心悸气促、耳鸣眼花、尿色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皮肤苍白、皮肤、巩膜*染。 方解:山药味甘,能入脾,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也可以入肾,药性温和,能补肾纳气,固护住我们藏于肾中的精气不流失。山茱萸和五味子能收敛滋阴,帮助山药一起收敛固护我们的精气。牛膝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巴戟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的作用。肉苁蓉味咸,能入肾,能补肾阳,益精血。菟丝子平补阴阳,补脾益肾,明目,目视昏花,视力减退。茯苓助山药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整个方子以补脾固肾为主,兼顾滋阴,养血,助阳,对于脾肾两虚所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在服药期间,不服用油腻食物,外感病不适宜服用孕妇慎用,有其它基础疾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健康中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yfyl/11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烂草医讲故事*连
- 下一篇文章: 脾虚易生病,不妨多吃这4种食物,或能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