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中药的五行属性归类 (一)、味辛皆属木:(计19味) 1、木中木桂枝桂心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干姜生姜半夏鸡子*赤小豆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饴矾石苦酒白酨浆酢。 5、木中水附子瓜蒂王瓜根。 (二)、味咸皆属火:(计17味) 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石膏杏仁皂角葱白。 3、火中土泽泻升麻*芪粳米通草。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戎盐栝蒌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6味) 1、土中土人參。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枣。 4、土中金麦门冬。 5、土中水茯苓知母。 (四)、味酸皆属金:(计14味) 1、金中金五味子胡麻油山萸肉。 2、金中木枳实柴胡雄*葱叶。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药龙胆草阿胶。 5、金中水薯蓣代赭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4味) 1、水中水地*。 2、水中木*芩薤白麻*栀子韭叶牡丹皮。 3、水中火*连芒硝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术苦参。 5、水中金竹叶。 二、试论《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药物之阴阳五行属性为使《辅行诀》卷中的方药,能早日按先贤陶隐居所阐述的“阴阳五行药理”用于临床,笔者把尚未研究完成的内容提前公之于众,冀能给对《破解〈汤液经法图〉》一文感兴趣的观者一点启发吧。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啊!. (计80味)(一)、味辛皆属木:(计17味) 1、木中木桂羊肝(肉桂桂枝桂心)。 2、木中火椒蜀椒 3、木中土姜(生姜干姜炮干姜)粳米阿胶伏龙肝。 4、木中金细辛细辛根矾石山萸肉。 5、木中水附子苦参。 (二)、味咸皆属火:(计15味) 1、火中火旋覆花鸡心。 2、火中木大*代赭石葱叶芥子。 3、火中土泽泻*饴。 4、火中金厚朴葶苈子。 5、火中水消石(硝石)芒硝栝蒌戎盐海蛤。 (三)、味甘皆属土:(计15味) 1、土中土人參牛脾。 2、土中木甘草(炙甘草)升麻半夏*芪。 3、土中火大枣鸡子*。 4、土中金麦门冬白酨浆苦酒酢。 5、土中水茯苓瓜蒂。 (四)、味酸皆属金:(计15味) 1、金中金五味子犬肺胡麻油。 2、金中木枳实石膏雄*牡丹皮。 3、金中火豉(咸豉)皂角。 4、金中土芍药杏仁。 5、金中水薯蓣王瓜根地榆。 (五)、味苦皆属水:(计18味) 1、水中水地*猪肾熟地*。 2、水中木*芩栀子薤白韭叶柴胡麻*知母葱白赤小豆。 3、水中火*连栗子。 4、水中土白术。 5、水中金竹叶龙胆草木通(通草)。 中药药物五行药(属)性之功效,总而言之:木性药(味辛)补肝,补肝者补血;火性药(味咸)补心,补心者补神;土性药(味甘)补脾,补脾者补中;金性药(味酸)补肺,补肺者补气;水性药(味苦)补肾,补肾者补精。 分而论之: (1)、木性药: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 ①、木中木,补血、益精、养神、敛气、调节阴阳;温经助阳,燥湿除冷。 ②、木中火,补神、养血、和中、调气、敛精;温中散寒,祛风止痛。 ③、木中土,和中、养神、敛精、补气血;扶阴升阳,益气生津。 ④、木中金,补气血、养精、敛神、和中;散寒化饮,敛汗开窍。 ⑤、木中水,补精、养血、益气、敛神、调节阴阳;补阳益火,温中燥湿. (2)、火性药:有温煦之功,可补心益肝养脾泻肺抑肾。 ①、火中火,补神、益血、和中、调气、敛精;安神降逆,行气下水。 ②、火中土,和中、补神、益气、调精、敛(清热)血;补中润肺,泄热渗湿. ③、火中金,补神气、益肾、和中、敛(清热)血;降逆平喘,燥湿行水。 ④、火中水,补精气神、补血、调节阴阳;润燥软坚,清热导滞。 ⑤、火中木,补血、养神、益精、敛气、调节阴阳;逐瘀通经,潜阳降逆。 (3)、土性药:有运化之功,可补脾益肺养心泻肾抑肝。 ①、土中土,补中、养神、补气、敛(清热)血、敛精;大补元气,固脱生津. ②、土中金,补精气、和中、敛(清热)血、调神;泻湿除烦,生津利咽。 ③、土中水,补精、和中、补气血、敛神;降逆散结,利水祛湿。 ④、土中木,补精血、养神、敛气、和中;补中固表,缓急解*。 ⑤、土中火,补神、养血、和中、调气、敛精;益胃除烦,缓和药性。 (4)、金性药:有敛固之功,可补肺益肾养脾泻肝抑心。 ①、金中金,补气、益精、和中、敛(清热)血、调神;敛汗降逆,止渴止咳。 ②、金中水,补精、养血、补气、敛神、调节阴阳;补中活血,养阴润肠。 ③、金中木,补气血、补精、养神、调节阴阳;清热散瘀,行积除痞。 ④、金中火,补神气、养血、敛精、和中;调中下气,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补神气、和中、敛(清热)血、敛精;敛阴潜阳,柔肝止痛。 (5)、水性药:有润滋之功,可补肾益肺养肝泻心抑脾。 ①、水中水,补精、补气血、敛神、调节阴阳;益阴填髓,凉血生津。 ②、水中木,补精、补血、养神、敛气、调节阴阳;升阳解郁,滋阴燥湿,解表散结。 ③、水中火,补精、补神、养血、和中、敛气;清热燥湿,养胃强筋。 ④、水中土,补神气、养精、和中、敛(清热)血;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补精气、和中、敛(清热)血、调神;清热燥湿,通经利尿。 1、抑,压、压制,引为抑制之意,指中医学中之反侮关系,药物之“轻泻”或“轻下”的作用。 2、调,调节、调整,是不同于滋(扶)阴补(升)阳的敛阴潜阳之意,指中医学中之相乘或相侮关系,药物之“泻”或“下”的作用。 3、敛,引为收敛、收缩、压缩、减小之意,指中医学中之相乘或相侮关系,药物之“泻”或“下”的作用。 4、亦阴亦阳为中。补中,为补阴阳之气;和中,为补气养血。 三、80味药物阴阳五行属性归类简论: (1)、木性药(阳):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 ①、木中木(阳中少阳) 桂(肉桂),木中木。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桂心,木中木。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味厚燥性,助心阳、交心肾,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桂枝,木中木。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羊肝,木中木。甘、苦,性凉。入肝经。补气血、调水道,补肝益肺、明目止咳。 ②、木中火(阳中正阳) 蜀椒,木中火。辛,温。有小*。归脾、胃、肾经。温中散寒,驱虫止痛。 ③、木中土(少阳中阴) 生姜,木中土。辛,温。入肺、脾、胃经。散寒发表,温中止呕,止咳化痰,解*。干姜,木中土。大辛,大热。入肺、心、脾、胃经。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温经止血。 炮干姜,木中土。平,温。入肺、心、脾、胃经。温中止泻,温经止血。 粳米,木中土。甘、苦,平、微寒。入脾、胃、肺经。益气生津,补益脾胃,顾护胃气,培补汗源。 阿胶,木中土。甘、平。归肝、肺、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伏龙肝,木中土。辛,温。归脾、胃经。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涩肠止泻。 ④、木中金(阳中少阴) 细辛,木中金。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山萸肉,木中金。酸、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益胃,涩精敛汗 矾石,木中金。酸、涩,寒。归脾、大肠、肝经。解*杀虫,止泻止血,祛痰开窍。细辛根,木中金。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 ⑤、木中水(阳中正阴) 苦参,木中水。苦,寒。入心、肝、大肠、小肠、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附子,木中水。大辛,大热。有*。入心、脾、肾经。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 (2)、火性药(阳):有温煦之功,可补心益肝养脾泻肺抑肾。 ①、火中火(阳中至阳) 旋覆花,火中火。苦、辛、咸,微温。入肺、脾、大肠、胃经。消痰降逆,行气下水。 鸡心,火中火。咸。入心经。补心安神、镇静神经,治五邪。 ②、火中土(至阳中阴) 泽泻,火中土。甘、淡,寒。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 *饴,火中土。甘、酸,温。归脾、胃、肺经。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③、火中金(阳中太阴) 厚朴,火中金。苦、辛,温。入肝、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降逆平喘。葶苈子,火中金。苦、辛,大寒。入肺、膀胱经。泻肺平喘,逐饮行水。 ④、火中水(阳中至阴) 戎盐,火中水。甘、咸,寒。入心、肝、肾、膀胱经。平血热,助水脏,清热利水。栝蒌,火中水。甘,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开结,润肠通便。芒硝,火中水。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肠、三焦经。泻热导滞,润燥软坚。硝石,火中水。苦、咸,寒。入心、脾经。利尿泻下,破坚散结。海蛤,火中水。苦、咸,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⑤、火中木(阳中太阳) 大*,火中木。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攻积导滞,泻火解*,逐瘀通经。 代赭石,火中木。苦,寒。归肝、胃、心经。平肝潜阳,降逆, 王瓜根,金中水。苦,寒。入胃、大肠、心、肺、膀胱经。泻热利水,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益气生津。 地榆,金中水。苦、酸,寒。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收敛解*。 ③、金中木(阴中少阳) 枳实,金中木。苦,微寒。归脾、胃经。破气行积,化痰除痞。 牡丹皮,金中木。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石膏,金中木。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雄*,金中木。辛,温。有*。归肝、胃经。解*杀虫,祛痰。 ④、金中火(阴中正阳) 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凉。归肺、胃经。发汗解表,调中下气,清热除烦,除躁降逆。 皂角,金中火。辛、咸,温。入肺、大肠经。祛风痰,开窍闭,除湿*,消肿,杀虫。 咸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凉。归肺、胃经。发汗解表,调中下气,清热除烦,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少阴中阳) 芍药,金中土。苦、酸,微寒。归肝、脾经。生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杏仁,金中土。苦、微辛,微温。有小*。归肺、膀胱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中国中医药论坛--中国中医药论坛 (5)、水性药(阴):有润滋之功,可补肾益肺养肝泻心抑脾。 ①、水中水(阴中至阴) 地*,水中水。甘、苦,凉。入心、肝、肾经。滋阴凉血,清热生津。 熟地*,水中水。甘,微温。入肝、肾、脾经。滋肾填髓,补脾益阴,利脉止泻。猪肾,水中水。咸、苦,平。入肾经;滋阴补肾,益气固精,敛汗聪耳,消积利水。 ②、水中木(阴中太阳) *芩,水中木。苦,寒。入肺、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止血安胎。栀子,水中木。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 薤白,水中木。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下气行滞。 韭叶,水中木。辛、微酸,温。温脾益胃,止泻散冷,助肾补阳,固精暖腰,散瘀逐痰。 柴胡,水中木。苦、微辛,凉。入肝、胆、三焦、心包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麻*,水中木。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知母,水中木。苦、寒。入肾、胃、肺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赤小豆,水中木。甘、酸,平。归脾、心、小肠经。利水消肿,利湿退*,解*排脓。 葱白,水中木。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③、水中火(阴中至阳) *连,水中火。苦,寒。入心、肝、胆、脾、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栗子,水中火。咸、甘,温。入脾、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④、水中土(至阴中阳) 术,水中土。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阴中太阴) 竹叶,水中金。甘、淡,寒。归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龙胆草,水中金。苦,寒。入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火解*。 木通,水中金。苦,寒。入心、小肠、肺、膀胱经。清热利水,通经下乳(古称“通草”,今称“木通”;今之“通草”,古称“通脱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ls/6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稳定和逆转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卫生职称初级中药士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