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要经历无数的病案积累,通过实践来学习。所以,为了抓住一切治病机会,不仅以身试药,而且还下手残忍,如果我 ,估计能捅自己81刀,九九归一,取得真经。

医生竟然吃错药?

某年冬月,成都独有的阴冷潮湿,简直透进了我的骨髓,此时的我,身下铺着电热毯,身上盖着三床棉被,发着低烧,瑟瑟发抖,恨不得找个电饼铛钻进去,再吞下一贴暖宝宝,如此内外夹攻,才能驱除这彻骨的寒冷。

主要症状为:恶寒(三床棉被加羽绒服无解),发热(始终保持低热),无汗,口渴喜热饮(不是饥渴),精神萎靡。

可能有人会说,在成都,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奈何火锅太贵,四诊合参,判断自己为太阳伤寒表实证, 秘方,张仲景亲授,麻*汤伺候!

麻*30g,桂枝25g,杏仁25g,炙甘草15g,生姜15g,大枣20g,

上方共三剂,分毫无效!

自觉病重药轻,男人嘛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果断加量再服两剂。怎想两剂药后,烧退,恶寒却毫无缓解,服辛温类药后,本该精神振奋,而我却愈加萎靡,步行一百米即劳累感明显。新增咽喉肿痛,每天流鼻血3-4次,双眼红肿像失恋哭了三天,眼屎像小米粥糊住了我的眼睛上。

究竟得了什么病?

当我还在思索,流鼻血是否为伤寒所讲的衄解时,拖着精神疲惫,周身不适的身躯,终于不敢再对自己下狠手了,我可不是自虐狂。

求助叶师,告之为湿温病,翻遍书籍,半信半疑的抄了三剂甘露消*丹,药后精神振奋,小便量增多,顿时诸症减轻,心悦诚服。

由此引出伤寒与温病的辨别要点,伤寒感受寒邪,症状以恶寒发热为主,前期不会出现口渴、精神萎靡的症状;而温病感受风温,不仅温热较重,耗气伤津损阳气,精神状态会受影响,还易与其他邪气相结合,如果遇到了湿邪,便是如油入面,难舍难分。

真相大白

当年冬季气温骤降,我长期在空调房内工作,温差较大,导致肺气宣降失灵。此时感受外邪,冷热环境交替中,气机郁滞化热,津液停滞为湿,湿与热相结合,阳气不仅没有外散,反而将三焦的气机闭郁在体内,此时该使用轻灵疏散的处方,我却反其道而行之。

后续因我没有及时调整治疗思路,忽视身体状态,仅抓取主证,在没有探明病因的情况下,再次加量用辛温类处方,反而导致体内湿热过盛,上蒸迫肺,引起咽喉肿痛,鼻血淋漓;头目为诸阳之会,湿热上蒙轻窍,故双眼红肿,精神进一步萎靡。

可为什么服甘露消*丹后,小便量增多,诸症缓解呢?叶天士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便是湿温病的核心治疗法则,若湿邪已去,阳气自然光复。

到底是怎样的神方

且看组方结构,甘露消*丹,原方共有11味药:

滑石,*芩,茵陈,石菖蒲,川(浙)贝,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

全方配伍精妙,主要作用于三焦气机的疏散,*芩、连翘清退郁热;浙贝、射干利咽化痰,合薄荷辛开上焦肺气;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湿,开中焦脾胃之气;滑石、茵陈、木通清热利湿,开下焦闭阻,使停滞的湿邪从小便利出。

迷惑已久的验案就此真相大白,中医深似海,怎敢轻言懂,本想医不自治的帽子就此扣上,不由想起了《内经》有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我愿将以身试药的验案公布于众,望大家引起为戒,路漫漫其修远兮,永远相信,与你有缘的医生,正在修行的路上。

喜欢做梦时说的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公益援助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ls/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