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_comments.html

《甄嬛传》开篇,出现了一个不怎么讨喜的角色,她就是倚梅园的宫女——余莺儿,本是在倚梅园默默无闻的宫女,做着最低贱的活儿,被其他宫人欺负,除夕夜下大雪,宾主尽欢,只有她却被指派到园中修剪梅花,挨冷受冻。想必她的内心也是万般不情愿,但初来乍到,又身份卑微,除了受人驱使,身处底层的她也实在别无他法。

但凑巧的是,这一夜她偷听了四大爷跟甄嬛之间的对话:彼时甄嬛作为抱病在宫里静养的妃嫔,一时玩性大发,披着斗篷提着纸灯笼在倚梅园里许愿,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吸引了四大爷的注意。但甄嬛深知宫规森严,以鞋袜湿了不便相见为由,拒绝了四大爷,而后苏培盛为了替皇帝找到这名女子,在第二天将倚梅园中所有宫女召集,出了上半句对子,问及下联时,这余莺儿转动着眼珠,不假思索的对出了下联。

皇帝以为她就是雪夜里与之相遇的女子,龙颜大悦,昔日里粗使的宫女,就这样一跃成为了皇上的嫔妃——虽然最开始只是被封为答应,但有了妙音娘子的雅号,在后宫中也是风光无限,红极一时,甚至连华妃都不得不看在皇帝的面子上蓄意拉拢。这样的人生对于余莺儿来说,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由伺候主子的下人,成为了能够颐指气使的主子。

以至于得宠之后的余莺儿,放浪形骸而丝毫不知收敛,夜夜笙歌,惊动了寿康宫里的太后,引得太后不悦,但碍于皇帝喜欢,当母亲的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余莺儿真是作死!本就是冒名顶替了他人,才吃到了这波红利,按理说应该小心翼翼,低调做人才是,这就好比放到现在,顶替了他人通过学历造假得到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岗位,本应该小心翼翼,但偏偏要在老板面前出尽风头与洋相,被揭穿不是迟早的事吗?

余莺儿一朝得势,就开始眼高于顶,除了讨好皇帝,将其他人通通不放在眼里:折辱皇帝身边的小夏子,让他徒手剥核桃直到血肉模糊,在路上看到沈眉庄也是出言不逊,仗着皇帝的宠爱,非要先行一步,要对方为自己让路,好在沈眉庄到底是大家出身的名门闺秀,颇识大体,也没有与她计较,只是侧身让她先过。

一个最底层的答应,却敢大言不惭的让身为贵人的沈眉庄让路,至此,余莺儿在作死的路上越跑越远。而后又跟欣贵人拌嘴,这欣贵人虽然老实,但也不是个任人欺辱的角色,于是唇枪舌剑,丝毫不让。余莺儿一看自己身沐皇恩,竟然还有人敢将自己不放在眼里,竟然将其关进了慎刑司,这下好,此事惹得满宫议论,惹怒了一向好脾气的太后,褫夺了她妙音娘子的封号,至此,皇帝也开始逐渐将她冷落,她在后宫的情形开始大不如前。

这余氏也不是个聪明的,一时没了主意慌了神,哭哭啼啼向华妃求助,在华妃的指点下,跑到四大爷殿门外唱了一夜《游园惊梦》,直将嗓子都唱哑了,这才让四大爷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她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

按理说好不容易保住了下半生的荣华,如果能安分守己,抱着华妃这棵大树,也没人能拿她怎么样。

但她却依旧死性不改,没多久又恢复了往日里的嚣张跋扈,恃宠生娇。整天研究皇帝的行踪,想着能得到更多圣眷,于是,又凑巧遇到了在御花园中的甄嬛,此时甄嬛虽然没有得到皇帝的召幸,但也有个常在的位分,而余氏见到她不仅没有行礼,反而出言不逊,言语之间,十分冒犯:“你虽然是个常在,但也就比我高出那么一点点而已,况且这后宫之中,皇上喜欢谁,谁的地位就高”,却不知,她这番龇牙咧嘴的丑恶嘴脸,被身后的皇帝逮了个正着。

于是,余莺儿彻底作死了自己,皇帝见到她小人得志的模样,心生厌恶,直接将她降为了官女子,挪去了冷宫。

但是,她却到死都没有悔改,去了冷宫以后,她对唯一的宫女打骂不休,将自己的一腔怨气倾泻在无辜的宫女花穗身上,甚至在华妃的唆使下令其向甄嬛下*:她从来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只认为自己到了如今这般田地,全是拜甄嬛所赐。

最后在花穗的招供下,余氏这个幕后主使终于得到了她该有的惩罚,而此时的甄嬛,也终于意识到对小人的步步忍让,只会换来对方变本加厉的迫害,于是向四大爷说出了雪夜里那句诗是出自自己之口,而恍然大悟的四大爷,也对余莺儿失去了最后一丝情分,直接将其赐死。

余莺儿做梦也没想到,最后自己作践过的小夏子,竟然会亲手来了解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天道有轮回,善恶到头终有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ls/1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