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猫妈”救助流浪猫,免费为其进行绝育手术,不接受捐献,已维持20年

物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熵增加定律,意思是任何事物都在向混乱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样东西,容易脏,难洗干净;一样东西,容易损坏,难复原。

事实上对人也是这样,一个人做好事,被人误解质疑很容易,但要想得到认同和尊敬,就得付出很大努力。

烟台有一位“猫妈”,二十多年来默默救助小区流浪猫,却从不接受他人捐款。

做了二十年的“猫妈”

这件事发生在山东烟台,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区,这里有个大姐,看起来很普通,却做着不平凡的事。

大姐姐由于照顾流浪猫长达20年,被当地人称为“猫妈”,在当地名声并不大,她本人也很喜欢这个头衔,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使用这个头衔。

猫咪妈妈每天的乐趣,就是去看望自己的小毛孩,给他们吃东西,陪他们玩。

每一次猫咪妈妈来的时候,猫咪都会热情地跑出来迎接,还会用头蹭猫妈妈的前额,看起来非常亲热。

猫咪妈妈给每只猫咪都起了名字,除了不养在自己家里,这些猫咪所享有的待遇,和家猫没什么不同。

在寒冷的冬季,猫咪妈妈为猫咪们搭起了不少的窝,还特别整理了储藏间,为猫咪们避寒。此外,无论猫咪生病或受伤,猫咪的母亲都会尽力救他们,也会自费为猫咪绝育。

猫咪妈妈有个人的社交账户,也有数万名粉丝,但她从来没有让别人捐款,只是一些好心人把猫咪罐头直接送到家里,猫咪妈妈才会收起来,并相互致谢。

仁慈不可受骗

为什么不接受捐款呢,是因为现在很多人以爱心的名义,诱骗网友为自己捐款,流浪动物反而成了一种敛财的工具。

而且猫妈做这件事这么久,本身也是因为兴趣爱好,养猫咪不多,自己也算承担得起,一老一老,不愁吃穿,总不能因为这种事晚节不保。

事实上,像猫妈这样的人,笔者也见过。

前些年一个人在杭州时,想到自己要养只猫陪自己,便找了一位流浪猫救助阿姨,她也算是当地宠物救助圈中的小人物了。

那时候见姑姑表示愿意,对方也不轻易相信自己,先把猫咪要用的东西买齐后,才肯让人收养。

而笔者提出赔偿时,她也只说了一句:如果真有心事,买两包猫粮就好了。

这位姑妈把猫养在自己家里,除了一个自己休息的房间,还有一个起居室和另一个卧室,都成了猫咪的领地。

即使已经被送养出去的猫咪,姑姑也会每周问一次猫的情况,持续一个多月才会放心。

事实上我也明白,做这样的事,往往会得不到所爱之人的理解,很多人觉得,钦佩是一回事,但真的要付出,大多数人会犹豫。

特别是有些人不把猫和狗当作生活的必需品,动不动就说“人在看不见的时候,还要管猫死?”

实际上,两者并没有冲突。

这个方面的矛盾,不外乎几点,一点,一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需要基本的物质需求,也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可以取舍。

幸福,满足感,成就感,…这些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而一些情感层面的东西,是金钱无法替代的。

救援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表明人们的道德优越感也在不断提高,仁爱意识日益浓厚。久而久之,辐射到人的心灵,也会使狭隘,刻薄越来越少。

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最终,收养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收养更好一些,不要买。一旦决定要抚养,就不要轻易丢弃毛孩子,毕竟他们不是玩具,而是你的伴侣和家人。

在本文开始部分,这个行为也算是一种反熵增运动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xgls/1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