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之芍药
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109/4513684.html 楼下自栽芍药终于开花了,从买来根茎种下到现在,大概有个五年左右了吧!每年看着它抽枝长叶,就是不开花,心里甚是焦急又有些盼望!本待花盛开,结果昨日傍晚一阵狂风骤雨,今晨视之已是残枝落叶! 芍药属于中药材,其根茎入药,唐宋以后又分为白芍,赤芍,一直沿用至今。两者属于同一科,白芍一般为人工栽种株,赤芍为野生株,不过现在估计也都是人工栽培的。浙产白芍品质 ,称杭白芍,为浙八味之一。 现多认为白芍酸苦、微寒。归肝,脾经。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腓肠肌痉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肠风下血、月经不调、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 而《神农本草经》载芍药曰: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 故后世医家对白芍是否味酸一直有争议,个人觉得学习伤寒论的方剂还是以《本经》为准,毕竟《本经》在汉以前,后世方药发展在汉以后,著书立说总是参考所处时代之前的经验理论。 芍药除邪气、调寒热,多配伍桂枝,如仲景祖方桂枝汤; 除腹痛,身痛,多配伍甘草、饴糖、人参、当归,如小建中汤倍芍药、桂枝新加汤、当归芍药散;芍药甘草汤亦能缓急止痛,解肌肉痉挛; 除血痹、破坚积、消疝瘕,多用赤芍,常配伍*芪、当归、川芎、大*、桃仁等,如*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等; 利小便以配伍茯苓、白术为主,如真武汤;其利小便之功效主要通过养阴柔肝等方面来实现; 本经谓芍药益气现多不提及,可能以益阴气为主,从而退热除烦,固敛止汗。 另外,芍药配伍*芩以止下利,如*芩汤;芍药配伍大*、枳实以通便结,如大柴胡汤;枳实芍药散可理气止痛,是妇科常用止痛方剂。 个人常用方剂: 1、桂枝汤:治外感病或疗内伤虚弱证。治外感发热,根据伤寒论,无汗用麻*,有汗用桂枝,其实无论有无发热均可以用,但无汗者,借鉴胡希恕先生经验,我一般也用葛根汤。家里常备葛根汤和桂枝汤的颗粒剂,感冒初起,鼻塞清涕,喷嚏畏寒,头昏头痛时即用之,效果较好,但需除外有内热相,如咽喉红肿疼痛,舌红口干欲饮冷等。此时连花清瘟可以。 2、*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手足麻木。 3、桂枝加术附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各类关节肿痛。 4、当归四逆汤:治疗四肢冰冷,冻疮,雷诺氏病等,曾治科内护士痛经,多效。 5、小建中汤:治疗胃脘痛。使用不多,以前没有饴糖用山药代,现医院有饴糖,今后有机会可试试。 6、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肝脾双调。治疗血虚水盛。类似还有逍遥丸,亦是疏肝健脾。临床用得较多,因现今情志病较多,肝郁不畅,日久木旺克土;另脾胃病土郁亦需木疏,故肝脾同治实是必然。 7、四逆散:调和肝脾,透邪解郁。伤寒论中用以治阳郁而厥。虽是小方,但配伍其他方剂中可起到斡旋气机的作用,我临床使用甚多。其中又含有枳实芍药散。 8、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所以肝胆系病,如伴有大便不畅多用之。扩展之,如少阳症状不明显,但有腑实证者亦可酌情使用。因从脏腑关系来看,肝主疏泄,他脏病多伴有气机不利,故疏肝和解少阳亦可。 9、真武汤:温阳利水。其中芍药通过养阴配合附子,白术等达到利水之效。多用于各类水肿。 10、小青龙汤:亦主要是利心下之水饮,老慢支,肺部炎症多用之。 11、*芩汤: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临床遇到不多,一般都去肠道门诊或急诊了。 12、桂枝茯苓丸:化瘀生新,金匮治妇人癥瘕。一般用于有瘀血之象者,如本经言破坚积是也。 13、麻仁丸:润肠通便,白芍起养阴血之效。主治老人或妇人津枯血虚致肠燥便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sltx/10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问题防治指南之冠心病
- 下一篇文章: 李今庸二陈汤,用好了可以治疗这15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