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视角”系列文章并非纯中医理论知识,而是从现代科学和营养学角度对食疗养生及药食同源食材进行解读,以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启迪智慧,为理解古人的智慧提供新视角、新思路。

最近总有人留言说眼睛不太舒服,问有没有对眼睛好的食材。当然有呀!比如,胡萝卜。

胡萝卜可不是“红色的白萝卜”,它属伞形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较为粗壮,呈圆锥形或圆柱形。

农学家石汉生有过这样一段

且精辟的总结:

大凡姓“胡”的蔬菜很多是两汉西晋时由西北传入的,如胡姜、胡桃等;

大凡姓“海”的蔬菜,大多是南北朝以后从海外引进的,如海枣、海棠等;

大凡姓“番”的蔬菜,多数是南宋至元明时经“番舶”传入的,如番薯、番茄等;

大凡姓“洋”的蔬菜,则大多为清朝时由外传入,如洋葱、洋姜等。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但是,关于胡萝卜的来源,可谓是“众说纷纭”。

有些人认为,“胡萝卜”姓“胡”,所以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也有些人认为,最初记载胡萝卜是在《本草纲目》上,所以胡萝卜是到了明代才出现的;更多的人认为胡萝卜是元朝传入的。

其实,在南宋的官方药书《大观本草》新修订的版本中记载着新增的六味药,胡萝卜赫然在列,这至少说明,宋代时人们就能吃到地道的胡萝卜了。

至于具体是哪一天出现在我国的,想来,可能还是需要进一步考证吧。

今天,我们先来深入聊聊胡萝卜的功效。

补肝明目

早在多年前,中国梁朝医学家陶宏景、隋朝医学家巢元方就针对夜盲症提出了肝能明目的记载。

多年前,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记载动物肝脏可以治疗夜盲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不断地探索,人们逐渐发现,原来这些对眼睛有益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

眼睛就像是一台精细的照相机,视网膜就像相机的底片,将眼睛接受的讯息感光显像, 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而维生素A就是底片中的感光材料,缺少维生素A就如同缺少感光材料一样,无法使照片感光显像,也就无法产生视觉。

维生素A这么好,直接吃不就完了?要什么食疗?

还真不行。

过多摄入维生素A会导致血清中的视*醛酯含量上升,而视*醛酯是一位有思想的小伙子,它喜欢脂蛋白,一看见脂蛋白就想“贴上去”,恨不得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因此,当它随着血流经过膜结构的时候,就会“勇敢而又执着地追求爱情”,被“骚扰”的脂蛋白无法正常工作,最终会使膜表面活性发生改变,引起我们人体的各种中*症状。

对于1岁之前的婴幼儿维生素A的可耐受 摄入量是微克;

对于1~3岁的宝宝,维生素A的可耐受 摄入量是微克;

对于成人,维生素A的可耐受 摄入量是微克。

缺乏维生素A,容易引起夜盲症和皮肤角化等疾病;维生素A补充过量,却会引起中*。

眼睛不舒服,需要补维生素A,还控制不好量,多了容易中*,这可怎么办?

用胡萝卜啊!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胡萝卜明目主要是通过所含有的β-胡萝卜素而实现的。

β-胡萝卜素是一种比较安全的维生素A来源。因为从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是需要一个“催化”过程的。

假设我们的身体内存在一个“产品加工工厂”。

β-胡萝卜素是原材料,维生素A是最终产品,催化所用的“酶”就是工人。

当我们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这些工人就开始工作,将原材料β-胡萝卜素进行“加工”,让其变成维生素A,然后运输到我们身体需要的地方去,比如眼睛。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当维生素A的量充足的时候,这些“工人”就可以暂停“工作”了。

这样,通过“自动调控”来实现维生素A的“供需平衡”。我们既能够在需要维生素A的时候得到补充,又能防止过量而产生的*副作用,达到安全补充的目的。

目前β-胡萝卜素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A类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在蔬菜中,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含量是很高的。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胡萝卜,其胡萝卜素含量均能高达大 ~13mg/g。

健脾和中,润肠通便

《日用本草》中提到胡萝卜:"宽中下气,散胃中邪滞。"

《本草求真》中讲到:“胡萝卜,因味辛则散,味甘则和,质重则降。故能宽中下气,而使肠胃之邪,与之俱去也。但书又言补中健食,非是中虚得此则补,中虚不食得此则健,实因邪去而中受其补益之谓耳。”

其实,胡萝卜的润肠通便作用,离不开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含量。

胡萝卜中的膳食纤维,有很好的吸水性,在肠道中很容易就会“膨胀起来”,是肠道的“充盈物质”。

不必担心,此“膨胀”并不是让肠道堵塞,而是像一个Q弹的小圆球一样,在肠道中“蹦蹦跳跳”,从而加强肠道的蠕动,从而起到利膈宽肠,通便防癌的作用。

◎动图(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胡萝卜健脾还体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

胡萝卜中类胡萝卜素能提高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加自然杀伤细胞的数目,消除体内被感染的细胞,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此外,还有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能分解食物中致癌物质亚硝胺,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说到抗癌,不得不提胡萝卜中的另一种物质:α-胡萝卜素。

近些年,它可以算得上是营养界的“新宠”了。

研究发现,我们身体血液中的α-胡萝卜素浓度与各种死亡原因的死亡率都呈负相关状态。也就是说,血液中α-胡萝卜素浓度越高,人们提前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的危险就越小,也就越有希望健康长寿。

有一项大型研究,“大”到什么地步呢?其研究人群达到了万余人。这项研究表明,血液中α-胡萝卜素浓度 的人(9μg/dL以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总死亡风险可下降39%。

研究者消除了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仍然发现α-胡萝卜素浓度是降低死亡危险的最有效因素。也就是说,即便是完全一样的生活方式,多摄取α-胡萝卜素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希望远离疾病和死亡。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胡萝卜怎样吃,效果 ?

关于“胡萝卜应该怎么吃”这件事,网上吵得可谓是“不可开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认为胡萝卜必须用油炒的人,是这样说的:胡萝卜中富含胡萝卜素,它能够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对皮肤、视力和正常免疫功能都很重要。而胡萝卜素是一种只溶于脂肪、不溶于水的物质,没有脂肪帮忙,它就很难被人体吸收。

?认为胡萝卜不必用油炒的人是这样说的:因为吸收胡萝卜素,是在小肠里面发生的事情,和锅里有没有油,是荤油还是素油,完全没什么关系。只要进入小肠的食物里面有脂肪,就足够帮助胡萝卜素吸收了。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究竟哪种是正确的呢?我们吃胡萝卜究竟“炒不炒”,可不是通过“吵”就能解决的。

胡萝卜应该怎样吃,取决于您想通过“胡萝卜”来改善哪些症状。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可以参加人体内许多重要的代谢和反应。胡萝卜中富含维生素C,但是其具有不稳定性。

研究表明,用不同烹饪方式对胡萝卜进行加工后,维生素C含量由高到低为:油炒﹥气蒸﹥水煮。

因此,对于胡萝卜采用油炒可以更好地保留维生素C,胡萝卜切好后大火急炒,炒好后马上食用可以 保留维生素C的含量。

如果您希望通过胡萝卜来补充维生素C,可以选择炒着吃。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总酚含量

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强化血管壁、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血脂肪,增加身体抵抗力,能防止动脉硬化、血栓的形成,还能利尿,降血压,抑制细菌与癌细胞生长,及帮助消化。

研究表明,用不同烹饪方式对胡萝卜进行加工后,总酚含量由高到低为:油炒﹥气蒸﹥水煮

因此,为了尽可能保持总酚的含量,胡萝卜比较适合采用油炒的方式。

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是胡萝卜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表皮中含量较高,与心部能相差2.5倍左右。

研究表明,用不同烹饪方式对胡萝卜进行加工后,胡萝卜素含量由高到低为:气蒸﹥油炒﹥水煮,说明气蒸和油炒的方式皆有利于胡萝卜素的保留。

所以,不用“吵”啦!

亦茹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如果您希望清肝明目,应该带皮吃;

?如果您希望润肠通便,可以多吃心部;

?油炒方式可以 保持胡萝卜中维生素C和总酚的含量,如果您希望通过胡萝卜来抗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可以炒着吃;

?气蒸则对胡萝卜保持胡萝卜素、总糖和 酸态氮的含量更有利,如果您眼部干涩,想通过胡萝卜来“养养眼”,可以蒸着吃或者同猪肝一起炒食。

总而言之,用眼较多、眼部发涩发干、有夜盲症、角膜干燥、视物昏花的人,都是可以选择胡萝卜的。

一般建议成人平均每天吃胡萝卜不超过克(生重)为好,学龄前儿童不超过克比较好,幼儿不超过75克,而6~12个月宝宝 不超过25克。

脾胃虚寒者不建议生吃胡萝卜。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人们可能会习惯性地认为,在吃的法则里,风味口感重于一切。

殊不知,小小一根胡萝卜,也能吃出这么些学问来。

“油煎”和“熬煮”都是可以使食物变美味的方式,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或许,我们此刻正在经受着的“煎熬”,都会让我们的未来闪闪发光!

—THEEND—

相关文章回顾

?月经不调?肝气不舒?用玫瑰还是用月季?

?不是所有人的保温杯里都能泡枸杞!

?柿子正当季!您真的吃对了吗?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rybw/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