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自净自定

昨天讲到“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这个自净自定不是六祖要我们去做的,而是我们本身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功能。这个功能从哪里来呢?是从我们的佛性、我们的本心、我们的觉来的。这个觉本身就是自净的,这个干净就是在空空荡荡的心上,没有一点瑕疵,没有边际,没有目标,也没有颜色,同虚空一样干干净净,这个叫“自净”。

在自净中,它本身就是自定的,就是有定力的。每当我们在嘈杂的人世间、在嘈杂的环境中,回到自己那颗不动的心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定。所以自净自定不是六祖要我们去做的,而是我们本身那个不动的觉就具备着这样的功能。我们整个的修持灵性的过程,就是把这个功能打开,开发出来,让它像荷花那样绽开。大家记住,这个功能是我们本身就具备的功能。

为什么见境即乱

为什么这个功能丢失了?为什么这个功能我们体会不到?为什么我们的心态和我们自身的这个功能距离很远?因为我们“见境思境即乱”。为什么见境思境呢?这里我要展开讲一下。因为我们每个人呼吸着空气,吸收着这个虚空中的空,然后到我们的内心和自身转化为一种能量。这个能量出去工作时,在你与人交往时,这个能量变成一个波。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心上的能量所产生的波与波之间的交往。

这个波我用另外一个感觉给大家说一下。比如说我们的手机使用无线的波对外联络,并没有一个电线穿透连接着。如果我们清净了,我们身体干净了,我们的心打开了,你那个能量就比较高一些、强一些,由你很强的能量转化成波,周围的人就会收到。远方的亲人或关系密切的人,如果你心力强的话,你这面动了心念就会传到对方,对方如果也清净的话,那就能接得到,所以总说接波,实际就是这样一个原理。尤其是亲人(母女、父子、夫妻、父母等)之间接波、感知波的能力会更强一些。

我们为什么见境就乱呢?我们平常说的场就是波的运动。因为你到了一个地方(处所),或者几个人接近,大家互相之间心波不吻合,就会感受到场不和。这个波与你不吻合的时候,那么你马上心就乱,因为对方会用这个波来扰乱你的心。或者对方是个很清净的人,我们的内心有很多各种各样习气的种子,遇到了清净的人,然后这个习气的种子就向上窜,窜得你很难受,你要发出来这个习气的种子,你自己也乱。

不动的波

还有一种情况。为什么有些人愿意到道场去,愿意到清净的场合去,愿意接触高僧大德,愿意接触善知识?因为这样一些地方本身就有清净无为的波在,所以大家就奔到那里去寻找一个清凉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场,都有自己的波,都有自己能量的波在向外投射,在你周围转。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家里有一个修行人,修行得比较清静了,这样一个人会给家里、会给你周围居住的环境、会给你这一方土地带来一个清静无为的波,这个波会让大家感觉到心定,这个波就产生了一个定力。在你的周围大家就觉得舒服,在你的周围大家就觉得心安,这样的波叫清静无为波。这个波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这个波基本上测不出来,它在所有波的背后。

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波。比如地球的引力,我们站在地球上总是能落到地下,这个就是引力波。在物理上有各种各样的波,电磁波、声波、光波、温度波、气压波、张力波等等都是波的运动,所以这个世界的运动都是波在运动。能量变成一种波,波在不断地运动中。

的波就是刚才我们讲到的清净无为的波,这个波是不动的波,这个波的力量能压住很多的波,能使我们的内心清净。如果我们打开了我们那颗自净自定的心,清净无为的波的力量就产生了。这个波的力量就随着你那颗自净自定的心投射到你的周围。而我们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能量与能量的碰撞,就是波与波之间的碰撞。

你的心越开,你的投射力越大,对方接到的可能性就越大。你的心越封闭,别人因为你的心被很多的尘垢封闭着,被很多的习气的种子、各种各样的角度封闭着,此时你的能量的波就发射不出去。即使你接到了那个清静无为的波的时候,你也不容易入心。如果你听法的时候,法不入心。为什么呢?因为你习气种子的波、角度的波把你紧紧地包裹住了,所以你听法的时候只能用头脑去接受。用头脑、用思维接受的法转瞬即逝,转过去就忘掉了。你不能用心去感知它,你不能用心去接到无为的能量。

所以我们自始至终的修行就是要自净其心,自净其意,打开你那个自净自定的本来的心。大家记住,如果你心干净了,你随时、随地、随处可以接受这种清静无为的波。这些善知识们、大德们、圣贤们每时、每刻、每个瞬间都会散发一种清静无为的波。如果我们心干净了,跟这些波相撞了,融合到一起了,那么你的修行就会事半功倍。

枪口朝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净自定的心,这个不是六祖要我们做的,是我们自己本身就具备的。今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两组一共18幅字,都谈到自修自行、自见其心、自性如如,就是把你修行的枪口、修行的靶子,把你对外的投射转向你自己的内心,在你内心中修你自己累生累劫积压下来的习气、积压下来的种子。

我们无论走到哪里,走到哪一个道场,这个场让你心乱了,还是让你心静下来?让你紧张,还是让你放松?在当今社会里,灵修的场地林林总总、各式各样。你进到这个场里,是让你放松了呢?还是让你躁动不安了呢?这是一个标准。是让你对内呢?还是向外寻求呢?你感受到了这个场的乱,就是那个主持场的人他的心乱。他心乱,投射出来的波就会让你感觉六神无主。这样的活动,这种场合,我们尽量躲得远一点。

如果这个场传递的是一种宁静的波,它让你回到一种平和、自在的状态,让你心更稳定了、更踏实了,你呆得更舒服了,你身体可以深度放松了,这个就是传导过来的清静无为的波。在宁静中我们才可以回到自己那个不动的状态中、不动的心中,以这个不动的心来应对着周围的一切。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昨天讲到以不动来应万动,不动永远是你动的港湾。王先明老师有一篇文章《不动永远是动的港湾》,大家要时常反复地读,这个不动的心发射出的无为的波让你会接纳一切。

如如不动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那个不动的状态中你回到了本心,你的心大了,你的容积大了,你的波也成为了一个清静无为的波。在这个波的状态中,来的任何辱骂、嘈杂,或者直接对你的侮辱、污蔑,你如果在不动的心上,那个波就会让你吃透、吃掉、躲没,你闪一下心,闪一下身,就像昨天我讲到的推手一样。你自己完全处在放松的状态,对方给你什么力的时候,你都能吃没,你都能化掉,你都能躲开。

对方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波,那个波传过来,你接到的是一个波直射着你。我们每天、每时、每刻、每一个环境都可以接到各种各样的波,你接到这个波的时候,你就乱了,你会随着他那个波走,你会随着他那个想法去动。如果你见境就乱的时候,你保持不住你自性如如不动。

而如果你把心撑大了,随之你的能量就大了,波就强了,你可以化解别人来的一切波,你会如如不动地接纳。比如在藏地或者在印度大宝法王的大法会上,那都是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大法会,十几万人的波都投射到大宝法王那里,他这个定力和接波能力那该有多强!他给人们的是无限的大爱和慈悲。

我们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开发自净自定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本心就是自净自定,自净自定的心上就能散发出无为清净的波。这个波就能接纳、融化你周围投射和接收来的一切波,然后你把你内心的无私的大爱给予周围,这个就叫真正的慈悲。我们互相的能量场在碰撞时,你在本心的状态上,你给予别人的就是一种温柔、温暖、温馨的感觉,让周围的人都愿意靠近你、接近你,而且接近你的时候,他会感到心静、安定、心干净、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任何念头。这就是我们自身本来的自净自定所散发的能量。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就是每个人所产生的波互相之间的投射、互相之间的融合、互相之间的排斥、互相之间的感知。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有融合的,有排斥的,有格格不入的,也有非常契合亲密无间的。这个融合和格格不入其实都是一样的,开始的时候这个波你 ,这个场和能量你都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如果你心开了,如果你处在那个不动的觉上,如果你处在本心上,你会如如不动地接受周围的一切。

纠结源于自身

如果你是一个个性极强的人、有很多棱角的人、非常纠结的人、有分别的人,那么这个场你肯定会先去分别,先去挑刺,先去讨厌谁喜欢谁,先去做一番你自我个性的比较,然后你所有的痛苦、矛盾、嫉妒、不服、内心愤愤不平,所有的事情就产生了。然后你就自己开始纠结,自己折腾自己,其实和对方什么关系都没有。你不接受对方,不见得是对方有什么问题;你不接受对方的时候,完全是你自心的问题,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六祖一再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自修自行。你在分别,你在考验,你在愤愤不平,跟对方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是你自己的评判,是你自心的角度产生的看法引起的。角度从哪来呢?从你内心的习气种子中来,所以一切归结于你内心习气种子的发作。因为对方有一个缘起的外境出现,你习气的种子就要发作,两个能量一搭合,两个波一接触,你所有的烦恼、攀比、嫉妒会随时发生,发生之后你会长时间的陷在纠结之中。

不同人散发不同能量波

本来整个场是一个很温馨的环境,大家都很高兴。由于你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产生的痛苦,产生了嗔心。这个嗔心、憎恨、嫉妒它本身向外投射,它立刻变成了一个波,投射给周围的人。如果在一个集体里,有一个嫉妒心比较重的人、嗔心比较重的人、不断攀比的人,他的嗔心的波、嫉妒心的波是向外投射的。向外投射的时候,周围的人就会接收到那个波,所以因为你一个人的嗔心就把周围的人都搅合了。因为你一个人的嗔心,周围的人就会躲开。

我以前的时候时常就有这种感觉,有一个人有嗔心我就受不了,那个嗔心的投射就会使我的心软下来。我自己嗔心起来的时候,我自己的心就会软下来,就会非常的难受。贪心发生的时候,贪心那个波基本是向内,在自己的内心中算计来算计去。自己贪情也好、贪钱也好、贪名也好,贪利也好,自己的贪心不是很 你,因为贪心的能量所产生的波是向内,是在你点状的生命中、点状的内心中转来转去。

无明和愚痴所产生那个波,到众人前他给大家散发出来的那种波力量,你就能感觉到他心上有一层网,你说不透,打不透,你的波进不去。你要讲一件事情的时候,讲事情的波打不进去,他听不懂,听不明白。那个时候对方产生的波让我们自己心也堵,也难受。怎么讲他也不明白,就是他罩着一层无明、愚痴的波,给对方造成心堵,这个滋味也很难受。

所以每个人的能量场产生的不同的波,各种不同的波在周围互相传递着。你要让你的波变成一种大家都喜爱的波,就是你这个人走到哪里大家都喜爱,有依赖感,那么我们就要打开那个自净自定的心。如果你那个自净自定的心完全展开、完全绽放的时候,此时你见任何境界、任何人,你的心都不动了、不乱了,你始终在那个不动的心的状态中。这个叫做“真定”,就是六祖所说的“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我自巍然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在讲坐禅品中,他始终在展开讲。虽说是坐禅品,但是他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为,行住坐卧都归纳到坐禅品中。“外离相即禅”你在那个不动心的状态下,你看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外面人的种种想法、种种思维、种种状态,看着这个世界的风云起伏,看着每一天、每一个瞬间不断的变化,而你那颗心不动,始终做一个观望者看着周围的一切,然后转回你的内心,内心生起一个一个的念头。我们刚才看到的一切世界都以一个念头在我们内心呈现,有激烈的,有平缓的,有直戳人心的······我们看着这些念头此起彼伏,它就是一个幻相。

如果我们都能把这些实实在在的看为幻相,自己心不掉入,虽然是面对着这些,虽然经历了这些,虽然身在这些事中,但是我们心不掉进去,始终心稳稳的、踏踏实实的在你那个不动的觉上,作为一个观望者来看着。就是你在参与的时候,你还是一个观望者,因为你那个不动的觉它就是不动的。你那个不动的觉它就是禅,就是用你不动的禅来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你可以用看电视节目、电视连续剧、新闻联播来训练自己的心。每一天的新闻联播风云变幻,一刹那、一瞬间都不一样,外面的世界都不一样,都在变,你内心的那个不动就显现出来了。就是这个不动让你回到当下,让你踏踏实实,回到当下,回到当下······“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在你那颗不动的心上,它是空空明明的,它是有明性在的。你时时刻刻都知道它,外乱内不乱,你清清晰晰地知道那个乱和不乱,这个是禅定。

明性是顿法的*

因为各宗各派修行的方法不同,有很多很多宗派的修行方法就是让你在顽空中,你一下子都掉到了那个空中,没有一个明性的生起,这个我们讲过多遍,非常非常重要,现在还要讲。为什么还要讲呢?因为六祖现在是讲祖师禅顿法的禅定,所不同的就是那个明性、那个明明白白,始始终终它都在。它是你不动的觉上生起的明性,所以这个明性就是禅宗顿法与各宗各派的差别。六祖每一章、每一个重要的段落上,都要让大家提起明性。

大家要记住,我们那个空空荡荡不动的觉上有清清明明的这个明白在,这个明明白白、这个清清明明始终都要跟着我们。你知道你在干啥,你知道你的念头起,你知道你周围的一切状况,就是我们明明白白、清清明明的心生起那个觉知,这个知和明是一体的。

觉知在,明性现

“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这个“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要求比较高,就是那个知和明时时刻刻都贯穿着我们始终,不需要你用思维来提,也不需要你故意提。这个提是很累的,开始时你练觉知的时候,可以用思维来提。时间久了,我们熟悉了,一切都很自如了,你那个明白始终在那里,你那个觉知始终在那里,做到念念清净、事事清净、时时清净其实不是一个难事,是一个很容易的事。因为你那个明白在那里,你那个觉知在那里,你就可以做到时时都清净。

因为你干什么你都知道,你连骂人你都知道,你连做着龌龊的事你都知道,这个时候是行为龌龊你心里清清明明。这样的状态,你龌龊的事很快都会结束。你那个龌龊的事的负能量传导的那个波,如果你在明白的状态下,那么很快这个波就会结束,就会终止。所以你清清明明的明性提起来的时候,你那个觉知提起来的时候,其实此时你自身的感觉就是我自己活得透透亮亮的。我走到哪里都透透亮亮的,然后你看天,天是蓝的,你看人,人是透的。

穿透纠结

如果你被乌云覆盖的时候,你那个明性不在的时候,你自己把自己卷入到一场内心的战争的时候,卷入到你内心的纠结的时候,此时内心马上就会感觉堵,然后你身体内以前留下的堵的残迹都会蠢蠢欲动,这个堵马上就会引起你自身的难受的状态、那种很痛苦的状态。很多人有内心纠结的习气,遇到外境的时候,自己内心先要纠结一番,这个是特别影响你情绪的习气和心路历程。来了一件事先纠结,选择来,选择去,思量来,思量去,纠结之后才决定怎么去做,这种纠结很多人都有。

六祖多次讲到“直心是道场”。这个直心是哪儿来的呢?就是你那个自净自定的不动的觉上来的。所以我们只有靠不动的觉性来穿透你那个纠结,一定要把纠结穿透。每一个纠结上来之后,你的决断、想法肯定是错误的,肯定是一个妄想,它不是你直心、直觉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打开了不动的觉时,我们用心去感知对方。这个感知和你的直觉所说出来的语言,你自心不动的觉所产生的能量直射出来的波,无论你的态度是柔和、是犀利、是强悍、是温柔,只要是你从本心发出来的波,对方接受都会能感觉到一个爱,一个深深的爱。

慈悲的波

你发出的这个波,对方一定能感觉到你是用爱在包围它。你再犀利的语言他也愿意接受,因为你给予他的是爱,是各种各样不同方法的爱,所以禅宗祖师首要的方法就是棒喝。那个棒是直接打到你身上的棍棒,那个喝就是骂,不断听着他们的骂。我们在高旻寺大家都传着一句话:“能听到老和尚直接骂你的时候,那就是给你消了无始劫以来的业。你能听到老和尚的骂,是你 的福报。”

有一天我们在高旻寺,“打七”之前的一天,大家都集中在方丈室的院里,大家在楼下抬头望着老和尚,那年老和尚已经岁了。老和尚站在那里喊,凡是今天听到我讲的,你们就成为临济的子孙,然后他又非常严厉地说了几句。当时大家在下面热泪盈眶地看着老和尚,这时候离老和尚圆寂只有半年多的时间。我赶上了那次临济皈依,当时见到老和尚面的时候,就是泪流不止。

有时候我回忆在高旻寺这个场面,回想到老和尚坐在轮椅上,边走边骂周围的人的时候,我的心都是酸酸的、暖暖的。平常在家里的时候,妈妈爸爸训斥你也好,骂你也好,都是父母在家长那个角度用大爱发出来的声音,你就是感到温暖,你就是感到贴心。

自修自行

再强调一遍,我们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去掉你内心的那个角度、那个分别、那个执著、那个目的性。如果你没有了这些,你处在你自净自定的心上,你处在你那个不动的觉上,你干任何事都是心诚的、踏实的。你说任何人的时候,都会带来一种爱。你自己静下来的时候,你会被你自身所产生的那个爱的能量场包围着,你自己都会感到暖融融的。

刚才所讲的就是“自修自行”。这一切都不是在外部的什么地方完成,都是在你自心中完成。你不要把你的自心投射到外部的某一个大师身上,包括六祖大师。他是给我们指路的,告诉我们修行要做什么,要怎么走,他不能够代替我们。任何人也代替不了我们的自心,我们的修行自始至终要在自己的内心中完成。

我们开始听坛经修到祖师禅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内心,把你的那个不动的觉开一个缝。开一个缝之后,就有了明心见性的体验,久而久之你那缝越开越大,你就见性了。其实《六祖坛经》就是在见性后的修行,我在讲的时候,都是在性上讲的,不是在门外讲,也不是让你仰望着这个心性,而是完完全全在性上展开的。所以大家要在禅修中、要在行住坐卧中,好好的理解六祖大师的第五品坐禅品。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开始讲忏悔品。忏悔品也特别重要,因为忏悔品会矫正很多修行者,尤其是佛教徒对忏悔的错误的理解,六祖会让你在心上忏悔。怎么样在心上忏悔呢?下一讲我们进入忏悔品。

知识改变命运,思路决定人生。《听默川闲聊》点亮智慧人生。现在拿出手机,打开







































四川白癜风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shegana.com/csgrybw/1060.html